• 38阅读
  • 0回复

洪水过后的涪江两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08
第2版()
专栏:通讯

洪水过后的涪江两岸
7月中旬,四川省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纵贯川北、川中九个县、市的涪江,汇聚了一百多条支流的洪水,象一条狂怒的蛟龙,吞噬着两岸的农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仅据绵阳地区七个县、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冲毁耕地六万一千多亩,受害农田达116万亩;倒塌、损坏房屋二十四万多间;冲走粮食九千多万斤;三百多人被淹死。
洪水过后,记者在涪江两岸看到的都是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场面。在遂宁县龙坪公社四大队,六七十个精壮社员正在奋力修复塌陷的堤渠。一百多亩被冲倒伏的水稻禾苗已全部扶正、洗净,一百多个女社员正在一株株地精心管理。还有几十个社员正在一片被冲毁的稻田里改种秋红薯。有个名叫龙益秀的女社员告诉我,洪水冲塌了她家的住房,冲走了家具、衣物,她有许多家务事要办,但她觉得千条万条,生产自救是第一条,因此简单安排了一下家务,就投入了生产自救的斗争。
在灾区访问的日子里,记者每天都碰见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有一天,记者来到射洪县子云公社开元大队,听到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劈竹声、吆喝声和纷杂的号子声,于是顺声来到一个荒丘上。原来从非灾区兄弟大队来的一百多名社员正在这里帮助这个大队的社员抢修住房,改建水渠。大队党支部书记丘向全告诉我,这些社员都是自愿来的,每天来时都带着竹木、施工用具和当天的口粮。他说,这几天,先后共有二千多人次帮助他们修建住房、打机井、修引水渠道,还帮助他们改种了秋红薯三百多亩。站在屋顶上钉横梁的一个社员,打断了丘向全的话,向记者大声说:“这有什么?一处有难,十处相帮嘛!”
在涪江两岸的灾区,许多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也感人至深。遂宁县副县长柴应荣不会游泳,但在洪水到来时,看到许多人被洪水围困,为了寻找汽船,他毅然跳上了一只竹筏子,不料一个恶浪打来,把他卷进了洪涛。他在昏迷中被人救上岸。可是第二天,当群众前去看望他时,他已到重灾社队组织生产自救去了。
有这样的人民,这样的领导干部,用不着多久,人们一定会用辛勤的双手,夺回洪水造成的损失!
新华社记者 彭自襄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