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文艺创作需要崇高的思想境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08
第8版()
专栏:

文艺创作需要崇高的思想境界
郭志刚
人们常常喜欢把文艺作品称为“精神食粮”,把作家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精神”和“灵魂”这些字眼中,就很庄严地包含着读者对于作家及其作品的思想境界的严格要求。在创作中,作家思想境界的高下,会直接影响到对题材的处理方式和开掘深度,决定着他所提供的“精神食粮”,是否具有充分的思想和艺术养分。
我们看到,有的作品虽然反映了尖锐的社会问题,也反映了主人公所受到的生活的沉重压力,但人物的精神境界是高尚的,给人的印象是美好的。但是,也有一些描写当前社会生活中诸如住房问题等“社会性苦恼”的作品,其反映的生活现象虽然斑斓多彩,它的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却是贫乏的。这些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现象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从局部看,也许并不悖于真实,因为它确实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真实的思想情绪;而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即从全体生活上来看,那样写就不够真实了,因为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它本身还不等于社会主义。正如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中所说:“不错,社会主义应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变成了林彪、‘四人帮’宣扬的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不只是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保证人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要建立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恰恰在这点上,有的作品强调精神的东西少了。它抬高了物的筹码,却降低了人的价值。因此,这样的作品,虽然不乏精彩的描写,却不能给人更多更美的艺术享受,因为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生活显得太贫乏。
同样,在思想格调上,不同的作家对于同一类题材的处理,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蔚林作,载《芙蓉》1980年第三期)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作,载《十月》1981年第一期),这两个中篇的作者,如果从艺术才能看,我以为后者也许更出色一些。但如果从作品的思想格调看,前者比后者要高。这两篇作品,都反映了十年动乱时期的社会生活。《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通过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姐妹鸟,告诉人们的是“不要烦闷,不要颓丧”,作品中一再出现了那具有象征意义的鸟儿的歌声:“好好生活,好好生活”。尽管在主人公的航程上布满七灾八难,它给予人们的却是信心和希望。与此相应,作品中呈现的整个生活画面的色彩,始终是健康的、明朗的。而《晚霞消失的时候》情况就比较复杂。一方面,作者用流畅而娴熟的抒情笔调,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十年动乱期间某些社会和人生的侧影,特别是细腻地勾勒了这一动乱在各种心灵上造成的震动、变化和创伤,但可惜,作者没有让他的主人公从忧郁和创伤中摆脱出来,倒是以赞赏的眼光看着他的主人公们用宗教信仰来抚慰受伤的心灵。这样,就给这篇写得很有才气的作品,带来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不仅在思想情调上显得灰暗、消沉了一些,就是对生活画面的摹写上,也未始不有扭曲之嫌。
我们的文艺作品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中外文学史上,凡是感人的文艺作品,都有较高的思想境界,都体现了各自时代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伦理水平;而任何时代的大多数读者,也总是希望从文艺作品中获得先进思想的陶冶,获得更高级的思想、艺术享受。作家既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应该用当代最先进的思想武装起来,在错综纷纭的生活中,看得更远、更深和更高一些。不然,他怎样塑造他的主人公的灵魂,又怎样通过他的主人公的灵魂去塑造读者的灵魂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