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赞全军业余文艺会演部分节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08
第8版()
专栏:

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
——赞全军业余文艺会演部分节目
辛冶
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是最近来京参加全军业余文艺调演的南京、武汉、北京部队三个代表队的共同特色。
帷幕一拉开,部队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表演唱《海岛篮球赛》,《拔河》,都是反映战士们的业余体育活动的,前者以球落大海为终场,后者以绳子拔断为结尾,热烈、欢快,充满了情趣。还有《举起水壶当酒杯》的男声小组唱,用敲击压缩饼干箱和钢盔来代替手鼓、沙槌的伴奏,充分显示了战士的智慧和乐观精神。这几个节目没有说教味,活泼、欢快,却富有教育意义。虽然,《拔河》没宣传骄傲使人落后,《海岛篮球赛》没论说事在人为,但通过人物的几个细节、几个动作,观众就领悟到了这些朴素的哲理。再看小话剧《酒香人不醉》里的排长拒收战士的礼物,《陶乐报到》里的副连长从“保温桶”变成“热水袋”,《我们的连长》里的连长一心扑在连队战士身上却忘记了照顾家里的儿子,都是部队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一旦被搬上舞台,人民军队中良好的风气,便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唱剧《接英雄》、二人台小戏《庙会相遇》和小喜剧《喜从何来》等,同样没有板着面孔教训人,可是,它们的“言外之意”,如当了英雄不可居功骄傲啦,必须正确理解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政策啦,等等,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
这些节目的教育意义又是和它们所特有的地方风格分不开的。以曲艺作品为例,南京代表队重扬州评话、徐州琴书等,武汉代表队重湖北道情、河南坠子等,北京代表队则重相声、快板书等。代表队的成员,既熟悉部队的生活,又擅长乡土的艺术。所以,说到这些节目特有的风格,又不能离开它们所赖以产生的广泛的群众基础。细看三个代表队的节目单,就可以知道,参加自编自演自导的人员,既有机关的科长、干事、教员、保密员、放映员,也有部队里的连长、指导员、排长、战士、卫生员、报务员等。在《战地金花》中,连当年在战场立了功的“五朵金花”之一的陈健茹也参加了演出。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当然就不能不出现各种优秀人材。例如:禹宝东不仅编演了相声《我爱我的称呼美》,而且在独幕话剧《我们的连长》中扮演的老兵也颇有个性。徐晓阳在小话剧《酒香人不醉》中竟一身二任,既扮演代销店的营业员,又扮演城镇入伍的新兵。季英范的女高音独唱,厚实、明亮,不仅有很好的素质,而且有一定的训练。有了各种优秀人材,就容易产生灵活的活动方式。他们的多数节目是轻便易行的曲艺、演唱,而服装、道具较为复杂的话剧,在他们手里,也删繁就简,颇有中国画写意的风格。如《酒香人不醉》,竟然是四个人的戏三个人演,同一张景片加同一张桌子可以变成不同的两堂景用。这对一切都讲究符合实战要求的部队来说,又是何等的适合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