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棉花上去了,给粮食生产提供大量肥料和资金 临清县抓棉促粮粮棉齐增产 国务院负责同志勉励他们放手多种棉,多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0
第1版()
专栏:

棉花上去了,给粮食生产提供大量肥料和资金
临清县抓棉促粮粮棉齐增产
国务院负责同志勉励他们放手多种棉,多贡献
据新华社济南8月9日电 重点产棉区发挥当地优势,扩种棉花,为国家多做贡献,会不会使国家增加粮食负担?“不会的。我们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多种了棉花,粮食并没有比过去减少多少,现在不少社队已经找到了粮棉齐增产的途径。”这是临清县委书记王加胜最近参加国务院负责同志在济南召开的棉花生产座谈会上说的话。国务院负责同志对临清县委的汇报很满意,并勉励他们坚持走这条路,放手多种棉花,为国家多做贡献。
临清县历史上就是有名的产棉区,棉花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民过得富裕。后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片面抓粮食,挤掉棉花生产,农业发展极其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临清县委从本地实际出发,恢复和发展棉花生产,做到“粮棉一齐抓,重点抓棉花”。全县棉花产量不断创新纪录,粮食单产连年实现新水平。
这两年,棉花生产上去了,有效地从四个方面为粮食增产提供大量的肥料:一是棉花本身的副产品饼肥;二是靠棉花收入购买的磷肥;三是棉花增产奖售的化肥;四是为农业提供的土杂肥。多种棉花可以为粮食增产提供大量资金,兴办水利,购买大中型农具、化肥等。因此,今年和去年相比,全县小麦面积虽然减少了五万多亩,单产却提高了108斤,总产增加了2,481万斤,增产34%。
棉花丰收,同风调雨顺以及推广“鲁棉一号”良种的因素有关,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性的因素是党的政策落实了,联产计酬的责任制把棉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棉田基本上做到了无板结、无杂草、无疯长、无病虫害。连沙碱薄地、边远地块、死角背巷都长出了好棉花。去冬今春,全县除修复旧井六百八十多眼,新打机井四百多眼外,还打了二万七千多眼社员家庭手压井,使全县浇水面积扩大到27万多亩,基本上做到了天旱地不旱。今年临清县的棉花生产是在旱象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播种的,有些地块出苗不全,由于棉农们一遍又一遍地补种、移栽,抗旱保苗,结果棉田拿了全苗。中耕、追肥、治虫也很及时。现在是棉花壮发而不狂长,棵高而上下有铃,长势十分喜人。
临清的经验是,有了生产责任制,棉花促着粮食增,粮食保着棉花上,如此循环,互相作用,粮棉齐增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