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英雄杨连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0
第3版()
专栏:榜红

  人民的英雄杨连秀
  张善友
人民解放军驻唐山某部机炮连长杨连秀,是今年八月唐山市召开的红五月竞赛劳动模范大会的甲等模范,他又是前冀东军区的甲等战斗英雄。
杨连秀在一九四七年参加冀东地方兵团后,就一直战斗在长城内外。
塞外的寒风卷着雪花,一眼看不到高山顶。杨连秀与他的战友们,经常战斗在敌人造成的“无人区”。在国民党匪军进行垂死挣扎的时候,平(泉)承(德)线上的群众遭受到严重的烧杀抢掠,他们为保卫新区的春耕和秋收,对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当春夏青黄不接的时候,山地人民藏粮被国民党匪帮抢劫一空。解放军即与无衣无食的人民同甘苦,拿青树叶煮树皮面来充饥,同时还要进行战斗。杨连长曾饿着肚皮,与战士一同扛着机枪,带病坚持过六次战斗。翻岭涉水,忍受饥饿,克服了种种困难,配合东北大军解放了塞外受苦人民。
当时在长城内外冀热边界的人民中间,传流着这样一个故事:解放军的重机枪三声连发,就像问敌人:“怕不怕?”“怕怕怕!”蒋匪军用的美式重机枪这样回答。杨连秀打重机枪不光打连发,还善于用重机枪点名打单发。龙须门战斗中,敌人张牙舞爪地向我阵地扑来,杨连秀重机枪一梭子,就打倒了四五个敌人。敌人乱了,重机枪又“怕不怕、怕不怕”地响了起来,一连歼灭了八十多个匪军。鹰守营子、大小十八盘等战斗中,他的重机枪也都起了重大作用。这是杨连秀平时苦练,肯钻研射击技术的结果。每次战斗中,有了杨连秀的“九二”重机枪,战士们就更增加了胜利信心。因此,在冀东军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上,杨连秀就被选为特等射手——甲等战斗英雄。
毛主席关于一九五○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发表后,杨连秀就积极响应,他在干部会上订出计划:争取做个劳动模范。今年三月间,队伍开入滦河畔,担负着修河堤的光荣任务。
“多抬一筐土,滦南人民少受苦。”这是人民的愿望,革命战士的意志。每天开工号一响,战士们就不约而同地嚷起来:“争取第一筐!”河堤上到处洋溢着战士们愉快的歌声。英雄杨连秀除了与战士们一筐筐、一担担地抬土外,还抽空钻研修堤技术,检查修堤质量。每当他一发现新的工作方法,他就迅速普遍的推广。当他发现战士孙庭、陈立义带病劳动,经大家劝阻仍然不听,就用命令制止了他俩劳动。他给全连讲“生产要为长期打算”的道理,大家很受感动。有的说:“战斗中打胜仗,修堤中抬大筐,关心大家伙食;照顾病号。我们永远忘不了杨连长!”杨连秀同志听到后,说:“革命的队伍,就是大家庭;不是忘不了连长,应该是忘不了革命!”连里的官兵关系,是那样融洽、团结、互尊互爱。在他的领导下,战士们发挥了创造性,从河堤土里挖出树皮,拧在一块当绳子用,节约了公家开支。他连的挖土率每人平均六方余土,创造了滦河上段工的最高纪录。河堤修竣后,经过检查评定,该连修的最坚固,团结友邻部队也最好。因此,该连不但出现了两个模范班和许多英雄、模范(其中杨连秀就是模范第一名),还荣获了“筑堤模范连”的奖状。
杨连长学习文化也很努力。他与文化教员订了包教保学合同,认真学文化。他在河堤上有空时就用手指在地下划,在收工回队途中用嘴念,晚上抽空学数学。在他的影响下,战士们也积极学习起来,造成全连学文化热潮。在修堤中,全连都已经认识了二百字以上。杨连长的算术程度已达到高小程度,他高兴地说:“以后使重机枪、大炮更加方便了,测量、观察距离,用数学计算更有把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