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血防工作中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3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血防工作中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共徽州地委副书记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组长 沈荣
经过三十年来的血防工作,我国南方血吸虫病基本得到控制。我们安徽徽州地区全区消灭了99.9%的钉螺面积,治疗了95%以上的病人、病牛,血吸虫病人平均检出率已由1952年的20.9%下降到今年的1.1%,血吸虫病牛检出率由1954年的27%下降到1.4%,在基本消灭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消灭病害的县、社。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长期流行、危害严重的血吸虫病,是能够消灭的。
但是由于血吸虫是一种生物,尤其是钉螺,体积小、适应性强、繁殖快,残存钉螺大多分散隐蔽于复杂环境和死角地带,很难查清。因此,一般说来基本消灭比较容易,彻底消灭确实不易。必须持之以恒,稍一放松就会出现反复,甚至使整个血防成果得而复失,功亏一篑。
当前要加快消灭血吸虫病的进程,我认为,必须注意解决并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全国血防会议提出血防工作具有长期性、经常性、科学性的特点,是十分正确的。过去,我们有的同志对这个特点认识不足,抓一阵停一阵,结果吃了亏。现在,随着疫情逐步减轻,轻病区一些同志产生了松劲麻痹思想,重病区畏难厌战情绪比较突出。由于认识不足,有的党委放松了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分管同志调换频繁。因此,提高认识,首先是领导同志要提高认识。
第二,要加强血防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三十年来,因为有一套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和队伍,才保证了血防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和连续性,从而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撤并血防机构,不要专业队伍,把血防工作交给力量还比较薄弱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去搞,从形式上看似乎精简了机构,其实是弊多利少,甚至有弊无利。
第三,要采取正确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由于构成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复杂,涉及范围广泛,每项防治工作又都要动用相当的人力物力。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按科学规律办事,研究制订正确的防治对策,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多年防治实践中,我们逐步掌握了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的特点,集中力量消灭钉螺,切断这一环,是消灭血吸虫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对策。
第四,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血防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没有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不可能搞好的。
随着农村生产管理形式的改变,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血防任务也必须贯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我建议,疫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通过立法,订出必要的法规及奖惩条例,使群众性的除害灭病工作更有成效地进行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