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坚持实事求是搞好城市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4
第4版()
专栏:

坚持实事求是搞好城市建设
南宁市委书记、市长 韦纯束
国家的建设要根据国情,城市的经济建设,也要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超越了实际可能,必然事与愿违,不仅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带来严重的浪费和损失。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都想加快南宁经济建设的步伐,尽快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经济工作上“左”的流毒没有很好清理,我们在1977年曾经搞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在生产上,主张工业生产以发展农机工业为重点,到1980年要实现生产半自动线、自动线一百条,十个自动化样板车间。同时片面追求产值,1977年要闯十亿大关,1980年要比1975年翻一番(即达到16亿元)。结果怎么样呢?当年为了破10亿大关,许多企业日夜加班加点,许多机器超负荷运转,将近年底眼看达不到计划,只好拚命用加工大米等办法,勉强凑够了10个亿。1978年计划增长10%,结果拚死拚活才增长了6.8%,不少产品不适销对路,积压在商业部门的仓库里。1979年原订计划增长8%,但计划与供、销缺口达30%到50%,后来上级批准调减至增长3.58%,最后又调至1.9%,结果只增长了0.52%。可见计划与实际相差甚远,是无法实现的。经过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我们认真总结了这些教训,确定我市以发展轻纺工业为重点,这两年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比较扎实了,经济效果也比较好了。198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0.17%,财政收入增长17.44%。今年上半年工业增长6.2%,财政收入也是比较好的。
在安排人民生活上,更应量力而行。1965年我们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改造小街小巷路面,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受到群众的称道。但由于经济工作长期受“左”的错误影响,加上十年内乱的破坏,我们在人民生活方面欠账很多,1977年我们曾设想1980年以前要在东南西北郊建立大型综合商场和解决住宅紧张问题,把朝阳溪治理修饰成我市中心游览区。这个设想从长远看是必要的,但要求1980年实现则根本不可能。原因是我市的物力、财力不许可。这两年来,我们逐步认识到好事要积极去办,但又要量力而行。去年以来,我们从实际出发,决心扎扎实实地为人民办几件好事,结果是办一件成一件。如为了解决群众购买日用品、吃早点、做衣服的困难,我们从因陋就简办服务网点发展到各机关、企业打破围墙办网点,花钱不多,见效很快,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市商业服务网点迅速恢复和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前的数量,现在还在继续发展。我们还集中力量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去年日供水量增加了50,000吨,今年上半年又增加了40,000吨,原来用水紧张的地段得到了缓和。这两年我市住宅竣工面积每年都在二十万平方米以上,并注意了旧房的维修改造,居民住房逐步有所改善。对朝阳溪也着手进行了分期治理。修马路、建公厕,以及“三废”治理等均取得显著成效。现在,我们正在认真研究如何彻底改善城市蔬菜供应、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等问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再次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多么的重要啊!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沿着党中央确定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拨乱反正,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我们领导的思想上和各条战线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够实事求是的缺点、错误,“左”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清除,我们还必须花很大的力气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必须按照《决议》指引的方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端正我们的思想路线,同时,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学会掌握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做到各经济部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我们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切实改进领导作风,经常深入实际,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面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按照实际情况来制订我们的工作方针、政策、计划和措施,扎扎实实地把经济搞上去。
(据《广西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