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建国以来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4
第4版()
专栏: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建国以来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1980年,我国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基金为224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比建国初期的1952年增长99%,平均每年增长2.5%。
这是国家统计局最近整理的一份有关我国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中提供的。这份资料还提供了大量数字表明,建国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总的来说水平还比较低,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比较差距很大。
关于吃的状况,“资料”指出: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消费粮食427.6斤,比1952年增长8.2%;食用植物油4.6斤,比1952年增长9.8%;猪肉22.3斤,增长88.6%;食糖7.7斤,增长3 .2倍;牛羊肉、禽、蛋、水产品、酒、蔬菜、水果、牛奶等的消费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关于穿的状况,“资料”列举的数字是: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各种布(包括化纤布)30.1尺,比1952年的17.1尺增长76%,其中城镇居民每人49尺,增长21.9%,乡村居民每人25.8尺,增长85.6%。
“资料”还依次统计分析了我国城乡人民1980年在用、居住、行、卫生、文化、教育、婚姻等方面的如下状况:
——全国拥有缝纫机4,604万架,城镇每两户有一架,乡村每5.7户有一架;全国拥有自行车9,617万辆,城镇每户有1.2辆,乡村每三户有一辆;全国拥有手表1.28亿只,城镇每二人有一只,乡村每17人有一只。
——全国医院拥有病床198万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02张,比1952年的0.28张增长6.2倍;每千人拥有医生1.17人,比1952年的0.74人增长58%。婴儿死亡率,1980年已由1954年的139‰降到20‰左右。根据有关部门对部分地区调查,人们的平均寿命1957年是57岁,1978年提高到68岁,男67岁,女69岁。
——每万人拥有电影放映单位1.27个,比1957年的0.15个增长7.5倍;每百人每天有报纸4份,比1952年增长5倍;每人每年有新出版图书4.67册,比1952年增长2.4倍。现在全国有广播电台106个,电视中心台38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46座,全国农村基本上可以听到广播,大部分城市可以看到电视。全国拥有电视机902万架,城镇每6.8户有一架,乡村每53户有一架。
——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3%,而1952年只有49%;每万人有中学生578人,比1952年的55人增长9.5倍;每万人有大学生11.6人,比1952年的3.3人增长2.5倍。每万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661人,比1952年的269人增长1.5倍。
注:稿内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基金,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居民消费的部分,不包括社会消费。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食糖、各种布的每人平均消费量,包括居民直接消费量,机关、团体、事业等单位的公用消费量,以及加工复制品的耗用量,如饮食业和生产糖果、糕点、罐头等用的粮、油、肉、糖,服装、鞋帽等布制品用的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