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美国高利率对西欧的冲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4
第7版()
专栏:

美国高利率对西欧的冲击
谷津
最近,美国里根政府为全力遏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和信用扩张,继续实行高利率政策。美国的高利率吸引着国外游资,造成了国际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大增。再加上波兰局势动荡,西欧多数国家经济前景黯淡,更造成了西欧短期资金外流,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变得十分吃香,西欧各国货币汇价随之纷纷下跌。
8月4日,在巴黎金融市场上,美元汇价竟比12个月之前上涨了50%。每一美元可以兑换6.03法国法郎,或1,247意大利里拉。8月7日,一美元又升到可以兑换6.68法国法郎,创造了1958年以来美元同法国法郎比价的最高峰。在此期间,英国、西德、瑞士、法国、日本等国的中央银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抛售大量美元以压低美元汇价。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
美元大幅度升值破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给西欧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首先是这些国家进口的很多商品,特别是石油,国际上大都以美元计价,因此,随着美元升值,它们将变得十分昂贵。由于西欧各国的外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向很高,大都在20%以上,进口品费用昂贵必将促使它们国内物价上涨,使西欧国家本来就赤字累累的国际收支亏空更形恶化。这当然是它们难以忍受的。
美元大幅度升值对西欧的另一威胁是它会破坏1979年3月才生效的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原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能否使它们的欧洲货币体系保持团结,关键在于西德和法国这两大成员国之间货币比价的稳定(注:英镑未参加欧洲货币体系)。但是,受美元升值的冲击,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比较严重的法国在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稳定方面困难却日益增大。法国法郎的贬值似乎已不可避免。另外,欧洲共同体内的其他四种“弱”币:比利时法郎、丹麦克郎、意大利里拉和爱尔兰镑也呈现风雨飘摇。看来,在美元冲击下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势必重新调整。西德马克和包括法国法郎在内的其他货币的比价也应加以提高。可是,西德马克的提价会使西德的出口商品变得昂贵,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西德总理施密特一向把增加出口作为摆脱目前经济停滞的希望所在,因此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这就为未来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蒙上了一层阴影。
美元升值对西欧自然也并非一无好处。它至少会使美国对西欧的出口品变得昂贵,西欧对美国的出口品价格下跌,从而有利于西欧产品同美国的竞争。英国对英镑汇价的下跌并不完全持否定态度,原因也在这里。但是尽管如此,目前,西欧国家货币汇价的大幅度下跌所造成的危害仍然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西欧多数国家目前都在力争从严重的经济衰退中脱身出来。因此,鼓励企业投资、增加市场上的消费、扩大就业等等,都是当务之急。但美国的高利率所造成的美元升值却迫使它们不得不先去提高本国银行利率,以保卫本国货币,防止国内资金大量外流。而高利率从来就是不利于促进企业投资、鼓励个人消费和扩大社会就业的。法国政府为保护法国法郎曾被迫把法国的银行利率提高到22%的破纪录水平,但另一方面它又在用各种手段设法刺激私人投资、增加最低工资、减少失业。这显然只能起互相抵销的作用。这就使法国遇到的经济困难格外严重。其他西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西德总理施密特最近以美国高利率损害西德经济、造成政府财政困难为理由,就拒绝按照同美国达成的协议来增加西德的国防费用。这表明,西欧大多数国家对美国的高利率政策是抱反对态度。
但是要美国政府近期内改弦易辙,降低利率,无异缘木求鱼。的确高利率对于美国私人投资、市场繁荣和经济增长也是有害的。美国今年第二、三季度的经济停滞和下跌就和奉行高利率政策分不开。但是,要压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压缩信贷和货币的增长,高利率却是必不可少,并且还要“坚持不懈”。去年,卡特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之所以失败,部分原因就是在严重的经济衰退压力下,过早地降低了利率,以求刺激经济,以致下半年使美国的通货膨胀一度发展得难以收拾。由于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因此,尽管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已有所缓和,高利率又使国内汽车、房屋建筑业困难加大,经济甚至有再度出现“衰退”的危险。但是,里根政府仍然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继续严格控制信贷,保持高利率,不让市场出现过多的流通货币。的确,在美国联邦预算赤字仍然高达五百亿美元左右,美国军费又准备大幅度增加的今天,美国通货膨胀的魔影不会轻易地被驱散,而是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在这种情况下,里根政府又怎能轻易放弃和改变美国现行的高利率政策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