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尖子”自毁的随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7
第8版()
专栏:

“尖子”自毁的随想
王涵
据7月1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1978年以总分412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外语学院、被人称之为“尖子班中的尖子”的冯大兴,在一个晚上,从“学习尖子”堕落成为犯罪分子。这是一场可悲的自毁。从走出学院到进入法院,自然有其轨迹可寻。找出这条自我毁灭的轨迹,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惊醒过来。
人们往往注意到了冯大兴学习成绩的冒尖,却往往忽视了他在政治思想上同样在悄悄地“冒尖”。冯大兴从“四人帮”的精神藩篱里跑出来后,出现在面前的竟是一个充满问号的世界,他在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的时候,把不该否定的一切都否定了。
不过,人的“理想王国”从来没有真正的空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冯大兴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丢掉了,又从资产阶级的腐朽的人生哲学中找到了精神支柱。看来,“信仰危机”这四个字还是应当打上引号的。问题在于:你信仰什么主义?
冯大兴在日记中写道:“破除依赖观念,别人的可以变成自己的,……目标达到就好,什么手段都行。”这表明已经不是简单的没有理想的问题了。极端利己主义的冰水浸透了这个大学生的灵魂。行为的堕落往往是以思想的蜕变为先导的。为了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冯大兴不惜以身试法,终于落进了深渊。
1981年4月18日下午到北大听课与当晚在西单杀人被擒,这两个形象似乎是对立的,不能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其实却是殊途同归:一切为了自我。他去北大听课是为了考上国际法研究生——“外交界不能进入就从理论界打入”;野心的另一面是物质上的贪求,他进行盗窃,又是为了谋取个人“向上”的物质手段。不择手段地“向上”,结果适得其反。赞成利己主义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的动力”的人,是不是应当从冯大兴的自毁中得到一点教训呢?
冯大兴并不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业务尖子”,而不过问冯大兴的政治思想情况的人倒是大有人在的。要是我们做政治工作的同志,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冯大兴的思想演变的若干征兆,及早地把冯大兴从思想蜕变的道路上拉回来,这一场悲剧也许是可以避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