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防汛的耳目和尖兵——记与长江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水文战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8
第2版()
专栏:通讯

防汛的耳目和尖兵
——记与长江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水文战士
今年七月上中旬,长江上游一场持续数日的大暴雨发生后,岷江、嘉陵江、涪江的特大洪水,在短短数日内汇入长江,寸滩水文站水位五天内猛涨20米以上,最大流量达8.65万秒立米,与1905年的历史记录相近;清溪场、忠县、万县、奉节、巫山、巴东等站实测洪峰水位均为六十多年来的最高纪录。19日凌晨,葛洲坝宜昌站实测最大流量超过1954年洪水,这就使葛洲坝第一期工程和荆江大堤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当这一险情出现的时候,战斗在长江流域的大江小河的水文战士,日夜监视着这场暴雨洪水的来势去向,收集系统、完整的资料,昼夜不停地及时向各级防汛部门和水情中心报告实测雨情、水情,他们不愧为防汛的耳目和尖兵。
位于涪江下游的小河坝水文站,在特大洪水中,站房进水,电源中断,缆道设备不能运转,报汛线路被淹,不能通话和拍发水情电报。面对这严重的局面,他们用人力操作,坚持继续测流,测到了洪峰全过程;迈开双腿,一次往返几十里山路到邮局发报,传递水情。寸滩是扼守着长江上游来水的一个控制站,他们的测验资料,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情分析和预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7月15日,指导员杨华的家里被水淹了,他只抽出10分钟空隙时间,匆匆回家看了一下,又立即跑回测洪岗位继续战斗。船工彭永富的家也淹了,他顾不上照管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
宜昌水文站担负着葛洲坝库区和宜昌断面的测验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洪水来到前,他们全站总动员,连夜改装截流时使用的双舟,在葛洲坝的上游进行卵石推移质测验,在洪水中连续测流14次。观测水位的同志坚持六昼夜不下工作岗位,取得了宝贵的资料,并及时向葛洲坝工程提供了急需的资料成果。宜昌水文站自从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第一次用流速仪法测到七万秒立米流量。外业测验组长伍复馨是位女同志,洪水到来她顾不了孩子,顾不了家,连续上船测流。储荣民工程师等同志也日夜工作,安装双舟,并在宜昌水位达55.10米左右时,冒着极大危险在17号断面测卵石推移质。担任葛洲坝上五号水尺观测工作的青工刘德润,日夜坚守观测岗位,完整、准确地搜集到了洪水全过程资料。
水文预报是防洪斗争不可缺少的参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预报科是长江流域的水文预报中心。7月13日下午,预报科水文、天气预报员就通过对暴雨、涨水情报和卫星云图的分析,初步判断长江上游将发生一场较大洪水。深夜,有关预报人员和领导都进入了“阵地”。上游暴雨洪水情报源源而来,根据当晚实况分析计算,他们发出了第一次预报,为防汛工作争得了五至六天的预见期。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机构都行动起来,预报科又召开大会,动员全科同志24小时坚守防汛岗位。特别是担任上游河段作业预报的几位同志,不顾疲劳,不顾病痛,忍受着摄氏40度的高温,坚守岗位,日夜追踪着洪水的踪迹,不断地进行演算、推测、分析、比较,反复讨论发出修订预报,经常连吃饭也顾不上。
重庆水文总站水情组承担着长江上游、重点是对四川省的预报服务工作,在这次洪水来到之前,由于他们准确及时地发出了预报,使重庆市被洪水淹没的五万多户二十多万人得以事先撤到安全地带,从而大大减轻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组长徐德征工程师,连续几个日夜坚守岗位,其间有两次停电,他亲自跑路到电信局取报,以保证能够及时做出预报,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忘我工作的精神。
丁长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