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9
第1版()
专栏:

谭启龙谈造成四川洪水灾害的原因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要通过这场特大灾害教育人民,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开展荒山造林,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逐步调整农业结构,保持生态平衡
本报讯 记者张广友、范眭报道: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最近在调查重庆市洪水灾害时指出:四川省今年遭受的特大洪水,波及到如此广大的地区,遭到的损失如此严重,是有很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洪水灾害?谭启龙说,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长江上游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山洪暴发,一泻千里,势不可当。
他说,今后要减少洪灾,最根本的一条是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山区要大力开展荒山造林,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逐步调整农业结构,保持生态平衡。要通过这场灾害的惨痛教训教育人民,不要再干那种“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孽”的蠢事了。
又讯 据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说,不久前国家科协组织全国农学、地理、土壤、水利等专家,对四川山地丘陵建设与生态平衡进行考察,一致认为,四川许多地区生态失去平衡的症结所在,集中反映在森林植被的破坏上。目前,全省193个县,森林覆盖率大于30%的,仅有12个县;川中地区53个县,几乎近半数县的森林覆盖率不到3%,有的甚至不到1%。这次遭到洪水袭击的武胜县,五十年代初期有成片森林15万亩,到1975年降到只有844亩。由于过量砍伐森林,全省地表侵蚀严重。据测定,目前嘉陵江、沱江、涪江每年因水土流失,冲走的泥沙达二亿五千多万吨,相当于160万亩耕地上的五寸表层沃土。长江巫山水文站查定,四川每年流向下游的泥沙有六亿四千多万吨,这意味500万亩耕地上的五寸表层沃土全部被水冲走。由于好田面积减少,土质越来越瘦,为了多收粮食,又不能不毁林开荒,围河造田,以致造成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局面。随着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各条河流含沙量逐年增加。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水源涵养减弱,江河流量不断下降,削弱了抗旱御灾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