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西北召开教育会议 纠正教育改革工作偏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1
第7版()
专栏:

  西北召开教育会议
纠正教育改革工作偏向
【本报讯】西安群众日报消息:西北区最近召开了第一次教育会议。到会的有全西北五省一市专署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部分中等学校及各重要城市文化馆的负责人共七十七人。会上检查了一年来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和缺点;经过讨论,对改革中等教育,开展工农教育等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取得了一致的认识。
首先,在教师与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会议认为一般是有成绩的,但个别学校采取了不讲步骤、不讲方式、不顾教师及学生的觉悟程度的急躁措施。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检查”,提出一些生活细节上的问题去追问。有的学校发动“三评运动”,企图用短期突击的方式去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有的地区在教师学习会里用斗争、坦白等方式去“清除”教师的旧观点、旧作风。这些,都使教师学生在思想上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顾虑,反而妨碍了他们的进步。在这次教育会议上大家认识了思想改造是一个复杂细致、长期教育的过程,必须在其自觉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进行适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达到目的。企图用任何粗暴的、过急的方式都是错误的。必须把对普通学校的要求和对干部学校的要求,区别开来。
其次,在学校改革问题上,由于领导机关缺乏具体指导,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掌握不稳,因而产生了操之过急和拖延不进行改革的两种偏向。前者如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不顾群众觉悟程度,过急地取消宗教课;对私立学校要求过高,帮助不够,以致引起某些人的错觉,认为政府限制私立学校的发展。后者表现在一部分学校墨守旧学校成规,不去主动地进行改革。
第三,在教学工作方面,由于许多教师对新教育缺乏经验,教学上存在着盲目性和教条主义的缺点。主要的是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意教学效果,只是主观的灌输,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消化不了。克服这种缺点的主要办法是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着重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适当地精简教材,加强对学生课外作业和自习的领导,发扬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
会议又讨论了工农教育问题,明确认识了工农教育的重大意义。到会代表对西北区教育部今年下半年工作计划要点,对救济失学学生与失业教师问题,如何开展游牧区社教工作以及明年添设工农速成中学和开展识字运动等问题,都交换了初步意见。在本月三日举行闭幕式时,西北军政委员会习仲勋副主席和教育部江隆基部长均曾到会讲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