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不要“一点儿不留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19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不要“一点儿不留神”!
马立鞭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有一段借薛宝钗之口说出来的有关如何画好一张画的议论:“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界划的。一点儿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砌也离了缝,甚至桌子挤到墙里头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这段绝妙议论是针对姑娘们要画一张大观园全景而发的。其实,这“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确是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无论画画、写诗、作文,也无论玲珑短章或长篇巨著,又何尝不是都在这几个字上见功夫。所以,这其实也即是一代巨匠曹雪芹的创作论和艺术观。
艺术创作离不开正确的美学观点的指导。《红楼梦》高于同样表现儿女情的《金瓶梅》十倍百倍的地方,不也正是这几个字上的差别吗?该藏该减的不藏不减,这就正是《金瓶梅》的致命伤。结果,艺术家的才华完全为自然主义的琐屑用笔所淹没。把美的、丑的——甚至不堪入目的都一古脑儿往画布上涂抹,这就非但不成“艺”,倒反暴露出作者灵魂的一角。
我们自然没有必要把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西方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作简单的类比。但对这两位艺术大师关于艺术创作的高见卓识,却不妨互相参照着看。《歌德谈话录》里记载有歌德的这样一段话:“艺术家在个别细节上当然要忠实于自然,要恭顺地摹仿自然,他画一个动物,当然不能任意改变骨骼构造和筋络的部位。如果任意改变,就会破坏那种动物的特性。这就无异于消灭自然。但是,在艺术创造的较高境界里,一幅画要真正是一幅画,艺术家就可以挥洒自如,可以求助于虚构”。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对要画好一幅画的见解恰巧不谋而合。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同时又应该是生活的再创造,艺术家应追求一种较高的境界。因为,艺术创作从根本上说乃是对美的把握和发现。艺术家应该把美的事物介绍给自己的读者。在艺术作品里,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因此,问题不在艺术作品里该不该写假、恶、丑,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们对假、恶、丑的谴责和表现出战胜假、恶、丑的精神力量——亦即要表现出一种更可贵的崇高美,艺术作品有时也写美的事物的不幸毁灭,这也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美因悲而更美。所以,艺术家在一大堆生活素材面前不能毫无作为。这添与减,藏与露之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近几年来,我们的文艺已经从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的桎梏下解脱出来,这无疑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说真话”,而不把作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努力表现一代新人的心灵美,也将难以产生划时代的振奋人心的作品。更何况,生活虽是丰富多采的,但也不是任何一个角落的生活都能真实反映这个世界。要是作家、艺术家的眼睛不亮,比例失调:“一点儿不留神”,倒是很容易把“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时刻注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