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改进医学教育 加速人才培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0
第3版()
专栏:

改进医学教育 加速人才培养
首都医院内科教授 张孝骞
当前医学人才青黄不接,与医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医院制度、医疗秩序、医学学风等尚待恢复和完善。加速医学人才的培养,改进医学教育,实为当务之急。现就此提几点看法。
一、精简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教授法。
医学内容极为浩繁,医学生在校只能接受最基本的训练。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基础学科;临床课宜限制在几门主要科目。教授方法应重启发诱导,减少灌输,充分利用床边示范和病房见习的机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时不宜过多,以维护学生的健康,并使有足够的思考复习时间。有条件的院校可酌量开设一些选修课,以发挥优秀学生的才能,满足他们的特殊兴趣,弥补简化了的正规课程。实习是巩固课堂讲授,训练临床技能,养成良好医疗作风的关键的一年,必须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精心辅导,教者以身作则,学者全力以赴,务求做到学习业务与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二者兼顾。现在医学院校的课目较繁,教材较多,教程较快,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时间消化和复习所学内容,因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有改革的必要。
二、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
医学生在校学习,限于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还不能独立进行医疗工作,需要在医院上级医师的督促、检查、帮助下,任住院医师至少二至三年。在这期间直接负责一定数量病人的诊断治疗,有机会密切观察病情,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痊愈的规律,熟练各项诊疗技术和操作规程,体验医师患者间的正常关系,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医疗作风。还要参加病房和医院的各项学术活动,从中吸取新体会,了解医学新进展。作为住院医师,虽然付出较辛勤的劳动,却对工作秩序,医疗质量,病员安全起着重大的作用,而自己通过这些繁重的任务和有计划、有领导的培养,才有可能锻炼成为学识经验比较丰富的临床医师。在派有医学生实习的医院,住院医师兼有指导检查实习生工作的职责,更可收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许多医学院原有住院医师制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员多能崭露头角,有较好的发展前途,有的成为专家教授、医学科学家。十年动乱期间,住院医师制度破坏殆尽,现在各院校正试图恢复。没有它,高级医学人才是难培养出来的。
住院医师制度如果只限于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能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到底是极少数。为了使所有医学毕业生都能接受这种培养,必须广泛利用全国所有条件较好的医院,如省、市、专区医院,甚至个别的县级医院。实行住院医师制,参预医学教育,固然增加这些医院的负担,同时也推动它们的工作,提高它们的医疗水平,将它们纳入全国医疗、教学、科研网,对它们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在全国普遍建立这一制度在我国尚属创举,还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妥善制订办法,经过试点,逐步推行。最近首都医科大学和首都医院的医疗教学人员已为此提出倡议,希望能得到重视和响应。
三、加强学习,赶上时代。
人体疾病是一个极端复杂的过程,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疾病在不同条件下差异极大,不一定都符合书本上的典型描述。医务工作者以有限的知识,经常发现主观认识与疾病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几乎每一患者都带来一个不同程度的新课题,有待探讨解决。因此,医师们决不能故步自封,囿于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于疾病的表面现象,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它的本质。这就要求谦虚谨慎,勤勉学习。一方面利用巡诊、会诊、会议等制度,集体讨论,反复推敲,实行学术民主。另一方面求助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多方引用他人的间接经验。遇到疑难问题,一定要锲而不舍,多次总结学习,务求最终得出答案。失败的教训也须珍视,多方分析,列为鉴戒。现在医学进展十分迅速,不断出现新论点、新疗法,甚至新疾病,尤其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带着问题,虚心学习,以求迎头赶上。否则不仅落后于时代,也无以对病人负责。这种集体的自我教育,所有医务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造诣深浅,都完全适用。
当然,医院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条件,除了例行的巡诊、会诊、病例讨论、临床总结等必须按时举行,不能以任何借口,随意中断干扰外,基本设备,医院管理,病房秩序,尸检材料等都很重要。更关键的是要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全院上下都要以强烈的求知欲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热忱看待一切临床问题。事实上,学习与服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医疗质量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医学水平,医疗实践又是医学进步的重要途径,二者完全可并行不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