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重视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劳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0
第3版()
专栏:群言堂

重视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劳动
全国学生联合会 吴学范 俞贵麟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劳动很不普遍,没有形成风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解放以来,我们的学校大力提倡和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这是必要的;但忽视了适当的勤工俭学劳动。许多高校在需要劳动力时,往往只考虑向社会招用临时工,甚至去农村雇劳力,没有考虑采用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第二,学校财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可以很方便地发放临时雇工的工资,而对学生勤工俭学的报酬,则没有款项出处。第三,勤工俭学劳动的活路开拓不广。有的学校每年暑假只是安排学生调整一下教室、寝室的用具,别无它“活”,这样所能容纳的人员自然就十分有限。
我们认为,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它至少具有以下几点益处:
第一,勤工俭学是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形式之一。社会主义大学的劳动教育应该以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公益劳动为主。除此以外,有些劳动任务可以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以自愿参加的勤工俭学形式来完成。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仍然不失其劳动锻炼的基本意义。去年暑假,郑州大学有80余名学生参加了校内的勤工俭学劳动,完成了两千多米地下电缆的铺设工程,使学校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分开,每年可节约电费上万元。同学们既得了经济收入,又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校园的感情,很受教育。
第二,勤工俭学劳动能够为国家、为学校创造劳动价值,又能改善一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这对于稳定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情绪,减轻学校的救助负担都是有利的。
第三,勤工俭学活动是共青团、学生会自筹活动经费的一个途径。辽宁大学七八级有一个班级的同学,通过为学校代理发售函授教材、参加学校基建劳动等,积累了公共班费几百元。他们利用这笔经费,组织旅游、夏令营等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促进了集体的团结、进步。
我们建议,各地高校在党委领导下,责成后勤部门统筹安排经常性的学生勤工俭学劳动;学生会要积极地协助抓好组织、管理事务。当然,开展这项劳动需要既积极又稳妥,逐步地取得经验。
高校勤工俭学劳动的“活路”,只要认真“挖掘”,还是不少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基建劳动,可以在假期搞突击性的,也可以在平时周日进行;组织学生参加图书管理、图书修缮工作;有些专业讲义,教材的刻写、誊抄可以由本专业的学生承担;高年级学生可以为社会承担小型、简单的设计任务,还可以在课余参加学校的科研辅助工作;学校的某些区域的环境卫生、绿化工作可以不雇用校外临时工,而让学生包干,等等。
在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中,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学生中出现“一心向钱看”的倾向,引导他们端正劳动态度。学生的主要任务毕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参加勤工俭学劳动的时间,也应限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