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邱海仔惜粮如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0
第4版()
专栏:实干家

邱海仔惜粮如金
江西省玉山县粮食局职工、共产党员邱海仔,从事粮食仓库管理工作十七年,经他保管的粮食共达五千二百多万斤,从无变质损坏;他管理的仓库,连续十四年被评为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高标准“四无”粮仓。人们称赞邱海仔是“惜粮如金的人”。
邱海仔所在的苏村粮站靠山旁,山泉流水威胁着粮仓安全,邱海仔和职工们把横贯仓库的水沟填平,并在仓库周围挖了新排水沟和三口水池,把泉水引进池内,防火用水都很方便。为了提高粮食保管质量,他们在仓库顶上搭起了天花板,铺上了油毛毡;把仓库地面做成了干燥、硬化的水泥地。在苏村粮站,邱海仔既做木工,又当泥瓦匠,从早到晚闲不住,光是砌水泥的铁刀在他手头上就磨掉了五把。就这样经过邱海仔和职工们的辛勤劳动,使一个柱坏梁霉、破烂不堪的民房仓库焕然一新,为国家节约修理费三千三百余元。
邱海仔一心扑在保管粮食工作上。进仓的粮食,他一定要把泥沙杂质等处理得干干净净;发现粮堆上有老鼠,邱海仔就蹲在那里,仔细观察老鼠的行踪脚迹,掌握老鼠活动规律,想方设法消灭。有一年,他从新入库的粮食堆里突然发现了几条谷蠹虫,这种虫繁殖快,吃谷凶猛,如不及时清除,整个仓库的粮食都要受损失。他立即同职工一起,不分昼夜,不停地筛谷除虫。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邱海仔和两名职工硬是将四十三万余斤谷子筛完了,清除了虫害隐患,保住了国家粮食。
“决不拿国家的粮食来做人情。”这是邱海仔的口头禅,也是他的工作原则。有一次,一个铁匠主动为邱海仔打了一把上等锄头,然后要求邱海仔私自卖给他二百斤粮食。邱海仔果断地告诉他:“桥归桥,路归路;打锄头给你钱,买粮食没有国家指标办不到!”铁匠毫无办法,骂他是一块“死铁”——不通情。又一次,一位粮站业务员多卖给一个社员一百斤没有供应指标的粮食,邱海仔发现后,扣回了一百斤粮食指标,并且教育职工和社员要遵守国家规定,按照国家计划供应粮食,使大家心服口服。苏村粮站年年被评为县粮食局先进单位。邱海仔也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
本报记者
王绍业 熊典达(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