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马里的经济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0
第7版()
专栏:

马里的经济改革
杨贵兰
马里是西非萨赫勒地区一个内陆国家,它拥有630万人口和120.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1960年独立前,马里没有工业,农牧业生产也十分落后,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基本上仰赖进口。独立后,马里逐步建立了纺织厂、水泥厂、碾米厂、皮革厂、卷烟厂、火柴厂、糖厂、茶厂和榨油厂等七十多个国营和私营工业企业。马里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2年的1,653亿马里法郎(约合3.6亿美元),增长到1978年的2,134亿马里法郎(约合4.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为4.3%。
马里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农牧业国家,由于长期遭受外国殖民统治和掠夺,经济基础仍旧薄弱,生产力也较落后。为了摆脱贫困、繁荣经济,穆萨·特拉奥雷总统自去年以来,先后领导召开了党政部门的一系列会议,总结马里自独立以来在经济建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今年2月,执政党马里人民民主联盟举行了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在经济领域进行重大改革,调整政策,推行“自由化”。主要内容有:1,取消国营公司对国内主要产品和对外贸易的垄断,允许私商直接购销农、工业产品,开放粮食自由市场;2,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国营、私营、合营三种企业并存的经济体制,把绝大多数亏损严重和不盈利的国营企业和公司改为私营或公私合营,保证私人企业自由,鼓励和扶植私人资本兴办中小企业;3,调整农业政策,号召和动员私人兴建中小农场,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4,修改投资法,吸引和利用外资;5,决定重返“西非货币联盟”。另外,会议决定整顿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内民主,吸收具有“各种倾向”的人士入党,增加党的活力,以保证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据报道,马里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受到国内实业界的欢迎,也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附图片)
马里“西里巴拉蔗园和糖厂”的工人在制糖厂一车间工作。
新华社记者 张建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