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郑和下西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1
第2版()
专栏:历史知识

郑和下西洋
任清
明代航海家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先后七次出使西洋,所至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在早期世界航海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郑和,原姓马,名三保,云南昆阳州人,永乐初年因“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深受朱棣信任,赐名郑和,故人称“三保太监”。其家族世代信奉回教,祖父和父亲都曾远涉重洋,到麦加朝圣,使郑和自幼受到航海知识的熏陶。
明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因而产生扩大国内外贸易的要求,沿海商民甚至冲破明朝的“海禁”政策,“往往私自下蕃,交通外国”(《明永乐实录》卷10)。同时,南洋各国也有通商贸易的需要。既然国内外都有通商贸易要求,封建皇帝与勋戚贵族又想追求海外的奇珍异宝;加之,以“靖难”之名刚取得统治权的朱棣,又很需要提高在国外的声望,加强在国内的统治,于是便决定“造巨舰通海外诸国”(《明史·夏原吉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状况下,郑和被委任通使西洋。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出使,率士卒27,800余人,携带了大量金银及绸缎、瓷器、铁器等手工业品,配备了翻译、医生、修船工匠等分乘“大舶修(长)44丈、广(宽)18丈者62(只)。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今越南),以次遍历”诸国。此后又陆续六次奉命出使,直到宣德五年(1430年)“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17国”,至宣德八年回国为止,七下西洋。(《明史·郑和传》)七次航海过程所到的国家和地区有:今天印度支那的占城(越南)、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南洋群岛的苏门答剌、旧港、爪哇(印度尼西亚)、锡兰山(斯里兰卡),以及印度半岛的榜葛剌(孟加拉)、古里(印度),乃至忽鲁谟斯(属伊朗)与红海口的阿丹(亚丁),和远至非洲的木骨都束(即索马里的摩加迪沙),等等。由此可见,郑和所到的所谓“西洋”,并非指欧洲大陆,而是泛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洋,包括印度洋及沿海地区。
郑和每到一处,即宣读明朝皇帝的书信诏谕,赠送礼品,希望建立联系,通商友好,而后往往分散进行贸易。据记载:“中国宝船到暹罗,亦用小船去做买卖”,所到对方各国,也多是友好相迎还赠礼品,他们对“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纻丝绫绢烧珠等物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或“用铜钱买易”(均见《瀛涯胜览·暹罗国·占城国·爪哇国》)。中国从这些国家买得香料、药材、珠宝、象牙;他们则从中国买得瓷器、丝织品等。经郑和的沟通联系,这些国家的上层人物,也纷纷搭乘郑和回国的船只,或自乘船只前来中国,奉献贡品并进行贸易,“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明史》卷81,《食货志》5)。郑和每次出使虽带有军队,但对通商诸国,并不诉诸武力,只是在遭遇海盗抢掠的情况下,才实行自卫。事实证明,郑和七下西洋,并未占领国外一城一地。随同郑和航行的翻译、书记马欢、费信、巩珍等人,回国后,分别写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并绘有《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述和绘制了所到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物产、习俗信仰、航程路线等,这些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资料。
远在五、六百年前,郑和率领的航队,战狂风恶浪,绕险滩暗礁,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顺利完成使命,不只是凭恃勇敢和智慧,更要依据相当发达的航海技术。郑和等人正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所积累的航海知识和经验。同时对航海队伍进行严密的组织,选拔使用了各种专门人材,致使其能以多次航行,不辱使命,而且组织规模之大,航行时间之长,所至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比之于欧洲的哥伦布到达新大陆,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探索新航路,都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表明当时中国的航海与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也说明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史,对沟通东西海上交通,作过巨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促进了中国与南洋群岛、印度洋沿海地区等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彼此加强了联系,相互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人到南洋群岛各国去的日益增多,他们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并和当地人民一道辛勤劳动,这对于开发南洋,促进南洋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然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如印尼有三宝垄、泰国有三宝塔、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用此表示对郑和及其航海活动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