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多贡族风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2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多贡族风情
黄舍骄
西部非洲的马里共和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人数约有24万的多贡族,是马里一支古老的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它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人曾在多贡人居住的山区发现类似宇航员的古代壁画,加之多贡人具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于是人们猜测古时候多贡人曾见过天外来客,壁画便是证据。有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多贡人的天文知识是从法国传来的。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个有待揭晓的历史之谜。
多贡人居住在莫普提以东一个多山地区。这个山地有个奇怪的名称,叫作班迪亚加拉,意即“不愿意,也得来”。据说古代多贡人原住在南方遥远的肥沃平原上,以务农为生,后因受到外族侵袭,被迫放弃平原,躲进山区。可是班迪亚加拉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只有雨季才能见到流水,多贡人初到这个陌生山区时,找不到饮水,干渴难忍。正当此时,发现随同他们一起来的一条狗却浑身湿漉漉地从田野中返回,于是他们循着狗的踪迹发现了饮水点,从此便在班迪亚加拉山定居下来。同时为了感激拯救过他们的狗,将狗视为“塔纳”,即多贡族的神圣动物。
多贡人的孩子长到六七岁,按照传统习惯必须离开家庭,去与同一年龄集团的孩子一起居住。多贡族的住房建筑别具一格,一间间泥土尖顶小屋多建于岩石峭壁上,层层叠叠,煞是壮观。
小米、玉米、稻子等是多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老天降下第一场甘霖后的三周,多贡人都要欢庆一番,称之为“翁东菲勒”,意即播种节。播种节对于多贡青年来说既是盛大节日,又是战备演习,因此具有特殊意义。届时,青年男子戴上光怪陆离的假面具,在全村男子的陪同下,到丛林中过几天原始猎人的生活,然后在某一天晚上,突然返回,佯装进攻村子。一位男子则神色怆惶,大声喊叫,向村子里的妇女们报告敌人已经来到。于是妇女们急急忙忙登上屋前台阶,观看从丛林返回的青年们跳《战士舞》和模拟作战。过了一阵,妇女们为热烈的舞蹈所感染,也走下台阶与青年们一起跳舞,形成群众性的狂欢。庆祝活动持续三天。节日过后,多贡人便开始播种,投入繁忙的农事活动。翌年1月,庄稼收割完毕,多贡人再次欢庆“吉纳姆·戈洛”节,或称“感恩节”,感谢祖先和神灵保佑他们获得丰收。
多贡人大都喜欢在丰收后举行婚礼。按规矩,结婚须征得女方同意,但不必赠送财礼。一夫多妻制在多贡族中十分普遍。他们结婚的目的是生儿育女。多数部族内,姑娘们可以自由选择丈夫。如遇强迫婚姻,姑娘可以逃至情人家中,也可由情人的朋友们出面抢婚。
班迪亚加拉山区现已成为马里闻名的旅游胜地。多贡族的奇风异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多贡人制作的面具尤其引人入胜,堪称马里民间艺术的杰作,其色彩之鲜艳,形象之繁多,为非洲各民族中所罕见。当多贡人戴着面具跳舞的时候,仿佛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奇异的童话世界,使有幸目睹这一激动人心场面的远方来客久久不能忘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