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喜看京剧《真假美猴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2
第8版()
专栏:剧评

喜看京剧《真假美猴王》
袁世海
最近,一台“猴戏”轰动北京戏曲舞台,这就是福建省京剧团的《真假美猴王》。这台戏场面大,人物多,但是,他们演来有条不紊。
软弱无能的唐玄奘、诙谐可爱的猪八戒、忠心耿耿的沙和尚、自傲多情的西梁女王、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气势磅礴的如来佛祖,特别是那智勇双全的孙悟空和自命不凡的六耳猕猴,一个个通过演员生动活泼的表演,活跃在舞台上,赢得了观众满堂的喝彩。作为一个京剧演员的我,也情不自禁地为福建省京剧团的精采表演拍手叫好!
我为这一台青年演员的表演而高兴,我也为京剧事业后继有人而激动。我二十几岁时,随尚小云先生第一次到上海,就曾为初次见到张翼鹏、郭玉昆等著名演员耍鞭、耍剑的技巧而惊叹不已。如今,扮演孙悟空的王金柱同志不仅继承了前辈演员的这一绝技,而且又有所革新,他的宝剑出鞘、入鞘,金箍棒顶刀、挑刀等动作演得如此得心应手,真是难能可贵。扮演猪八戒的陈建军同志,大胆地把耍叉技巧运用在猪八戒的耙子上,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出手打得干净利落,运用自如。观众看来是轻松愉快,实际上这都是些难度极高的绝招,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练就的。
这出戏是以武打、舞蹈为重的一出神话戏,几次开打,都有各自的特点。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这出戏中武打的设计和机关布景的运用,妙就妙在一个“巧”字上。以机关布景为例,我们从不反对适当地使用一些机关布景,问题在于要用得合适,要使机关布景为剧情、人物服务。这出戏中金箍棒的当场变出,我看就比老戏中孙悟空一掏耳朵,从后台扔出一根棍子来巧妙得多。我们把现代的一些科学技术运用在古老的京剧舞台上,使之锦上添花,有什么不好呢?
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这出戏中的大多数演员都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而他们的技艺娴熟、表演严肃认真的舞台作风,实在令人感到欣慰。看来京剧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大胆地、合理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京剧唱、做、念、打的艺术手段,不断地得到发展。我看,只要我们能够严格地遵循党的文艺政策,认真地讲究戏的质量,努力提高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诸方面的水平,尤其是加强演员的苦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就能够创作和演出观众所喜爱的剧目,京剧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结晶,就会不断地放射出自己的灿烂光芒。
当然,这出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剧本结构还不够严谨,有些演员的唱、念,还须进一步努力。如果在这方面再下些功夫,这出戏还会更上一层楼的。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六中全会精神的推动下大步前进,我们一定要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虚心向兄弟省市的文艺工作者学习,编出好剧本,演出好剧目,使古老的京剧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最后,我热忱地希望福建省京剧团的同志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附图片)
《真假美猴王》剧照
孙悟空(右,王金柱饰)和六耳猕猴(徐大松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