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批转经委关于成立中国包装总公司请示的通知 要求发展包装材料和包装加工工业 我国内销售商品包装不好,商业部系统每年损失达十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4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批转经委关于成立中国包装总公司请示的通知
要求发展包装材料和包装加工工业
我国内销售商品包装不好,商业部系统每年损失达十亿元
新华社北京电 国务院在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成立中国包装总公司请示的通知中指出,要进行统筹规划,把发展包装材料和包装加工工业列入国民经济计划。
国务院的通知说,近几年来,我国包装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抓好包装工作,既能够保护产品、方便运输、节约物资,又可以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
国务院指出,成立中国包装总公司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件新工作。涉及面较广,又缺乏经验,希望各地和各部门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这一工作。要进一步搞好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联合,切实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提供的材料,我国内销商品由于包装不好,仅商业部系统每年在运输、储存中造成的损失就达10亿元人民币以上。损失最大的商品是水果和化肥中的碳酸氢铵。目前我国水果包装还是原始的条筐,由于条筐不坚固,在运输、储存中造成破漏和压、刺伤等损失达3.2亿元,相当于损失16亿斤水果。碳酸氢铵的包装袋,是质量较次的再生聚氯乙烯塑料袋,常温下破损率达20%到30%。按此比例计算,全国每年就要破损袋子2亿只,价值1亿元。由此带来的化肥损失100多万吨,价值2亿多元。此外,平板玻璃在运输、储存中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据建材部调查,1978年上半年,平均破损率约8%,达100万标箱,相当于两个中型玻璃厂全年的产量。包装工作亟待改进。
我国出口商品中包装质量差造成的损失同样存在。如有一次,运往香港的山西“参桂理中酒”(药酒)5箱240瓶,完好的只有18瓶,破漏率达92.5%。
据外贸部门调查,我国出口商品由于包装落后,每年至少影响10%的外汇收入,即每年要少收将近20亿美元的外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