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祖国在战士炽热的心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4
第3版()
专栏:人民子弟兵

祖国在战士炽热的心窝
战士在珍宝岛巡逻,
钢枪在手中紧握。
万里江山在我身后,
祖国在战士炽热的心窝。
在珍宝岛的战士,就是怀着这样的豪情,守卫和建设着这前哨阵地。
记者乘坐小船来到岛的南端,登上方石垒砌的岛岸,柳枝自然攀结而成的拱形彩门上镶有“珍宝岛”三个鲜红大字。进了彩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条幽静的小路,而每条小路都有个庄严的名字,什么“北京路”呀、“上海路”呀……。路旁有低垂的柳树、挺拔的白杨、绿茵茵的草地、整齐的菜畦;还有波光粼粼的池水和一方方繁花似锦的花坛。
说起建岛的辛劳,干部战士都忘不了1977年入伍的老战士张国田。当年,岛上修路,同志们起早贪黑到离岛十几里外的山上运石料。不巧,张国田腰上长了一个大疖子。他一声不吭,忍痛坚持和大家一起干。后来被卫生员发现了,便劝他:“连里这么多人,又不少你一个!”他笑笑说:“论人手,不少我一个;论建岛的责任,可不能少我一份。”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把几条小路修完,把路旁的花木栽好。
矮墩墩的战士王田义,是连队的射击能手。他入伍后参加第一次实弹射击,就吃了“烧饼”,心里很难过。他想,枪法不准,怎能杀敌,怎配做一个珍宝岛的哨兵?从此,他就起早贪黑地苦练起来。当时,正是蚊子、小咬最厉害的时候,别人都戴上防蚊帽,他嫌影响视线,没有戴,还不断加大难度,终于练就了一手硬本领。
副指导员张仲华,九年来一心扑在这光荣岗位上。1978年春节前夕,他回上海探亲。旧历年三十下午,邮递员送来一封珍宝岛发来的急电,上面写着:“见电速归。”张仲华一边安慰妈妈,一边收拾行李,在除夕的爆竹声中登上了北去的火车。他望着窗外闪闪逝去的星光,听着沿途村镇的鞭炮声,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边防战士最爱唱的歌儿:“幸福的夜晚静悄悄,甜蜜的风儿轻轻飘,当你静坐在荧光屏前,当你漫步在林荫大道上,你可看到,天边上有一颗闪亮的明星,那就是咱们的边防哨!”本报记者 黄明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