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全国妇联和京沪津妇联通过调查认为 社会各界应重视小学生吃午餐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4
第4版()
专栏:

全国妇联和京沪津妇联通过调查认为
社会各界应重视小学生吃午餐问题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全国妇联以及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妇联的同志,前不久对城市小学生吃午餐的问题作了调查后认为,现在城市居民中90%左右是双职工家庭,胸前“挂钥匙”的学生日益增多,他们吃午餐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各界应当重视这一问题。
全国妇联和北京市妇联曾经在北京市新街口街道、月坛街道的5,100余名小学生中作调查,其中有7%左右的学生因家庭没有成人做饭而发生吃午餐难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大都自己拿钱中午在外面随便买些烧饼、冷油条、糖豆、雪糕之类的东西充饥,有的回家热剩饭吃,饿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严重地影响了身体健康。午餐以后,没有人照顾他们休息,不少孩子便在外面玩。学生的父母,怕孩子在马路上出事,也难于集中精力搞好工作。
妇联的同志说,也有一些地方因为领导重视,动员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对小学生吃午餐难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学校的教职工食堂允许小学生搭伙。据调查,北京市月坛和新街口两个街道都有部分小学,不同程度地吸收家离学校远、家中无成人照顾的学生搭伙。学生在学校吃饭,有老师照顾,饭后又可以在教室休息,伙食费也较便宜,家长十分欢迎这种办法。
第二,学校同居民食堂合作,共同解决小学生吃午餐问题。上海乍浦街道海宁路小学,有60多名“挂钥匙”的学生。附近里弄居民干部为他们办了小食堂,把饭送到学校,供学生就餐。学生吃饭时老师协助管理,饭后在学校休息。
第三,机关单位的食堂吸收附近小学的学生搭伙,仅交少量管理费。
第四,在街道办的代营食堂搭伙,这三个城市都有这种做法。
第五,街道专为小学生办儿童食堂或“小饭桌”。
第六,邻里互助。
妇联的同志认为,就总的情况来看,小学生吃午餐问题解决得还很不够。据调查,象天津这样一个大市,市内六个区,只有四个区以四种不同形式解决了不到二百名小学生吃午餐难的问题。这显然同群众的要求相差很远。他们认为,从调查情况看,只要领导重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可以在不增加国家经济负担的条件下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