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希望在古迹余地安排科学家之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5
第3版()
专栏:来信

希望在古迹余地安排科学家之家编辑同志:
“在天安门增添游览服务设施”,这是一个很好的“古迹余地的利用”的建议。不过,北京的“古迹余地”,何止天安门一处,而有待增添的“设施”,又何止游览服务一项?
在前几年讨论扩建北京图书馆的会议上,我提出利用天安门至午门的大道两旁,一边建图书馆、文艺馆,一边建科技馆、情报馆,把北京中心的紫禁城,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建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但是,当时北京市政府的同志们表示反对,认为这是破坏古迹。后来,中国科协讨论建设科学会堂(本来中国科协有科学会堂,但后来这个会堂被人占用了,现在科协如借用,还要出租费)时,我又提出,与其在西郊觅地,要人民公社让出耕地,而且交通不便,不如利用天坛及先农坛的余地,可以大大发挥科学技术的交流与普及作用,并且可将文学艺术的活动场所也包括在内,因为这两处的余地是够大的,但这又受到北京市政府的同志们反对。至今中国科协与北京科协都无活动场所。北京的运动员有体育馆,音乐家有音乐厅,艺术表演家有各种舞台,与科协同是人民团体的工会、青年团与妇联,都各有各的会所。唯独科协这个“科学家之家”,在首都北京没有“家”,而在其他大城市如天津、上海、广州等都有,我们科协要开大会,要活动,都要临时借地,有时还要出租费。在北京的科技工作者因无“家”而感到苦恼。
我同意在天安门安排游览服务设施,但更希望在这些古迹余地,安排科学家之家,让我们有家可归,为四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请你报支持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这一呼吁!
茅以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