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5
第5版()
专栏:学点近代史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力扬
1859年,刚从香港来到天京(今南京)的干王洪仁玕,向天王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施政建议书——《资政新篇》。天王逐条作了批示,分别批为“钦定此策是也”,“此策是也”,“是”。经天王批准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纲领公开颁布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探索富强之道的第一个纲领。
洪仁玕是天王的五服同宗兄弟和紧邻,早年兄弟二人都经历了熟读经书而又屡试不售的道路。他是拜上帝教最早的信徒之一,但金田起义后,他没有赶上起义队伍,被迫滞留香港多年,使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有所了解。他“接受了很多资本主义思想……是一个有识见的人物”。西方人士称他为“相识外国人最深”的“最开通的中国人”。洪仁玕的才干,与洪秀全的亲密关系,是他取得天王信任的条件;他的特殊经历,是他能提出《资政新篇》的重要因素。
“治国必先主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取资的关键在于“因时制宜,审势而行而已”。这是《资政新篇》的开宗明义之言。这个“时”和“势”就是当时太平天国与整个中国的形势,就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论述了英、法、美、德等国致富致强的情况,颇有见识地介绍了日本将要走的道路。他针对中国落后挨打的教训,沉痛地发出警告:“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要“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实现“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建设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呢?根据中外历史的经验教训,洪仁玕指出“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耳。”“用人”与“设法”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用人不当,适足以坏法;设法不当,适足以害人”。
洪仁玕非常强调用人的重要性,“纲常大典,教养大法,必先得贤人”。也就是说要会用人,各项政策、法律才能发挥作用。“用人”还必须“察失”。洪仁玕这样强调“用人察失”,这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
“设法”包括哪些内容呢?洪仁玕说:“试推其要,约有三焉:①以风风之;②以法法之;③以刑刑之”。
“以风风之”,就是要革除腐败的生活习惯。洪仁玕认为中国数千年来,封建积习已根深蒂固,一般禁止是无用的,要痛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移风易俗。于是他介绍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详细地介绍了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成果,说明西方各国人民技艺巧,见闻广,都是“正正堂堂”之技,而不是“奇技淫巧”。
“以法法之”,是《资政新篇》的中心内容。他在“法法类”中首先论述了世界各国的情况,接着提出了29条除旧布新的建议。这些条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要学习当时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兴办近代水陆交通、银行、工厂、邮电事业,大力开发各种矿藏。兴办这些事业时,他要求在中国大地上推行资本主义的政策。他又认为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排除各种障碍,在政治上进行一些改革。
“以刑刑之”,就是要采用新的刑法制度。
一百二十二年前,洪仁玕在南京刊布了《资政新篇》,敲响了“向西方学习”的钟声,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具有启蒙作用,是有进步意义的。
《资政新篇》正如许多人已经指出过的,没有提出土地问题,对西方的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没有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洪仁玕不愧是一位有见识的爱国的知识分子。他的《资政新篇》也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探索国家富强的纲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