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耿耿赤子心——记台湾籍青年计算机专家陈三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6
第4版()
专栏:

耿耿赤子心
——记台湾籍青年计算机专家陈三智
全国青联召开的五届二次会议的三百多名委员中,有著名的数学家杨乐、著名的电影演员达式常、著名的画家范曾、著名的体坛、歌坛的新秀……。青联真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呀!我们这里介绍的是一位人们还不熟悉的全国青联委员、台湾籍青年计算机专家陈三智。他从日本回国三年来,惜时如金,含辛茹苦地为实现我国企业现代化科学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听,今年7月,从纺织工业部传来用微型电子计算机配棉成功的消息吧!
试点在北京棉织三厂进行。该厂长期以来几百种棉花的选择、调配全靠人工。产品的标准要求达到:品级范围合适,纤维长度长,支数多,短绒率低,单纤维强力高,生条疵点少。陈三智组装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和一个从事配棉技术二十多年的熟练工程师,在现场同时做配棉实验,结果证明:电子计算机计算数据准确,成本低廉,仅十天计算,成本比人工配棉节约2万多元。
人工配棉用现代化设备取代,是振奋人心的。陈三智设计、组装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的配棉实验成功,说明微型电子计算机发挥了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同等效能。
陈三智算了一笔帐:引进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价值300多万元。它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需要有调节空气等一套保护设备,人力、物力投资多。而他研制成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如打字机一样大小,使用方便,每台价值3,000多元。可以预计,这种没有“大”的“娇气”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成批生产和推广后,将给国家节约多么可观的资金,为人民创造多少物质财富!
微型电子计算机配棉成功后,陈三智比任何时候都欣慰和幸福,因为这是他献给祖国的第一个科研成果。他的台湾籍妻子杨璧慈也为丈夫自豪。陈三智充满深情地对我们说:盼望祖国繁荣兴盛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祖国炽热的爱。陈三智到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后,他常想,如果什么先进设备都要从国外引进,国家经济条件不允许。建设四化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就要改革、创新。他选定题目,认准目标,刻苦攻关。去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企业管理学术交流会上,他发表了《多目标规划法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重视。
在科学领域里探索,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含糊。近40岁的陈三智治学道路很不平坦。
12年前,陈三智为了学习新兴的电子专业,在亲友的资助下,凑齐了单程路费,从台北到了日本。他乡异国,举目无亲,囊中空空,但初衷不变。他先在一家游艺场干了半年,好容易筹集了学费,考上了学费较低的东洋大学,攻读电子计算机专业。从此,他一心扑进书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多少次在计算机室和图书馆里,夕阳西下时,他才感到腹空肠饥。他上了三年大学,也当了三年的银行金库的看守。每天放学,就去金库值夜班。这个差事,既有经济收入,又不影响学业,也不用交纳住宿费,电灯通宵达旦地亮着,对学习十分有利。一次讲课中,教授从理论上论述了一项科研题目,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做做实验。有心的陈三智,就是在地下值班室内,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查资料、反复演算,把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写成实验报告交给教授。知识不断充实着陈三智,1973年经教授推荐,他在东京大学当了两年研究生。1975年在日本运筹学会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获得奖学金,日本政府发给硕士学位证书。毕业后,在日本系统开发公司工作期间被提升为主任工程师。可是,不久陈三智就告别了生产发达的日本,放弃了每月的巨额收入,回到了祖国,把聪明才智贡献给人民。
本报记者 张 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