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倾听青年呼声 做好青年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6
第4版()
专栏:

倾听青年呼声 做好青年工作
在最近召开的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青联五届二次会议上,许多同志谈了自己的体会,交流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反映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和建议。现选登部分发言于下。 ——编者
领导重视,工作就好办
王学敏(天津市青联副主席)做好新时期的青年工作,有一点我们体会很深,就是一些涉及面广的问题,只要领导重视了,问题就不难解决。今年1月,胡启立市长亲自找到我们,要我们把待业青年组织起来,并召集有关部门为我们借款210万元。在市政府的支持下,4月,我们和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天津市青年联合实业公司。目前已建起了19个工厂和商店,安排了近600名待业青年。
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经验
乔善泉(团中央委员、山东省团泰安地委书记)生产责任制给农村青年带来了五个方面的变化:一、把生产和青年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青年的生产劲头更足了;二、青年搞家庭副业的多了;三、为了提高产量,青年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的要求更迫切了;四、有了业余时间,青年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五、收入不断增加和农村文化生活的提高,使青年看到了农村的前景,安心农村的多了。在这新情况下,许多基层团组织充分利用生产责任制带来的有利条件,在突击手活动规模上,变大型为小型,以团小组活动为主;在活动内容上,把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一道去做,尽量照顾青年的切身利益;在活动形式上,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灵活多样,丰富多采,使农村团的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这些经验只要很好地总结和推广,突击手活动就能不断深入、持久,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
两代人需要互相了解
金鉴(全国青联常委、团北京市委书记)老一代和青年增加接触,沟通思想感情,在当前十分重要。总的来说,老一代和新一代的理想是一致的,不存在什么“代沟”问题。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一些问题上认识有差别,这是正常的。要消除这种差别,需要两代人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如果各级党委的老同志都象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这样,主动关心青年,热心地做青年的工作,那么,两代人的心就会贴得更紧,就会更加同心同德,团结向前。
做学生的工作要灵活多样
周为民(团中央委员、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要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抓好团干部和政治辅导员的培训,把骨干的思想武装起来。在方法上要注意:一、提倡平等讨论,广开言路。团干部不要以教育者的身分自居,切忌我打你通,我说你服的简单做法,但也不要回避思想交锋。二、结合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展一些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演讲、与专家座谈等等。三、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分层次地做好工作。着重做好思想比较偏激而又有影响的学生的工作,并用他们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四、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保留不同看法,让其在实践中逐步端正思想认识。
青联要为青年办实事
钟沛璋(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报》社副社长)青联要面向广大青年,真正为青年办几件实事。现在大批青年上不了大学,这个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青联可以成立青年自学辅导部,组织学有专长的委员主持举办业余大学和各种各样的讲座;青年在就业、婚姻等方面有一些困难,青联就可以成立服务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青年人喜欢观赏祖国的河山,青联应该组织一些对内旅游。如果青联不为青年服务,它就没有多少生命力。今后,青联的活动要多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把智慧献给祖国
韩美林(全国青联常委、安徽美协常务理事)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可贵的民族气质。爱国主义在我思想上形成了一种摧不垮的精神力量。去年10月,我去美国举办画展,每天能得到2,000美元的报酬。许多朋友都劝我留下来,不要回去了,但是到了第八天我就想回国,这种心情是很真挚的。我忘不了生我养我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不会留恋异国他乡。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智慧建设我们的祖国。但是,据我了解,社会上往往对一些有点名气的人物进行非议,使得有的同志心情不舒畅。希望青联能在为维护青年的声誉方面,做些工作。
建议设立“青联科技奖”
杨乐(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研究员)
曲钦岳(全国青联副主席、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
我国目前能够受到正规高等教育的青年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青年将要走上生产建设岗位。如何促进这一大批青年人,特别是待业青年、农村青年自学成才,应该是青联一项重要工作。社会上有不少青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自学,努力探索,有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发明创造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经济效益,对四化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大力支持他们。我们设立“青联科技奖金”,奖励这些有作为的青年,可以把广大青年的注意力和充沛的精力,进一步引导到学习文化知识、钻研科学技术上来。
给待业青年找“出路”
汪明章(团中央常委、团上海市委书记)我们要千方百计给待业青年找“出路”。上海缝纫机厂青年服务队扶助宜川街道待业青年办起了缝纫机修理队,开张第一天,群众送来几十台缝纫机,修理质量全部合格。这样的事要多办。另外,上海郊区有几十万农场青年,如果组织待业青年到农场去办第三产业,比如办饮食店,既满足农场需要,又安排青年就业。这件事商量定后,我愿意去农场搞试点。
为演员和导演成才创造条件
达式常(全国青联委员、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现在青年演员的学习、工作条件很差。难得看到可借鉴参考的资料片,而资料片都积压在库房里,这怎么能提高我们电影艺术的水平呢?拍摄条件也很差,骑马、开车的镜头只能临阵磨枪,平时没有条件学习和掌握。现在全国各制片厂人才积压也很严重,比如长影现有60多名导演,有的人从20多岁毕业等到快50岁,才拍第一部影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