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神秘的艺术”——中国微雕大师在蒙特利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6
第7版()
专栏:

“神秘的艺术”
——中国微雕大师在蒙特利尔
新华社记者 顾耀铭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每年举办一次题为《人和他的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今年,中国馆展出的陕西省艺术大师曲儒的微雕作品成了轰动蒙特利尔的新闻。
中国馆的展厅内,有两张陈列曲儒微雕作品的玻璃柜,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观众俯在玻璃上。仔细观赏那一颗颗象牙粒和一根根头发丝。透过十倍的放大镜,他们看到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正在半粒米大的竹林里嬉戏,绿豆大的草坪上站着一头仪态庄重的大象,在半颗玉米大的水池里有4只姿态不同的螃蟹,连凹洼的蟹壳,毛茸茸的双螯都看得很清楚。在只有三分之一芝麻粒的象牙上刻着20多个字的古诗,上面还有落款和印章。还有一根1.3厘米长的头发丝上面刻着李白的名篇《赠汪伦》。许多人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有人带着全家前来观赏。有一位年过70的退休老人,几乎天天都来看微雕。他说:“我活到这么大岁数,从来还没有见过人类能创造出这么奇妙的艺术。”
一天,蒙特利尔市长德拉波及夫人来到中国馆。他们观赏了曲儒的微雕作品和他的当场表演。只见他右手持刀,在象牙薄片上轻轻地刻了一回,市长透过放大镜,看到这半个牙签大的薄片上已用法文端端正正刻着“加中友好”几个字。德拉波市长激动地对陪同他参观的王栋大使说:“我根本就没有看出他的手动,怎么能刻出来的?这真是神秘的艺术,太难以置信了。”
微雕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特技”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以前。在陕西固原出土的西周甲骨文的残片上,就雕有字小如米,笔细如发的篆字。微雕又称为“神刻意雕”,刻的时候肉眼看不清,全凭感觉运刀。曲儒经过近三十年的苦练,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珍贵的艺术。他的微雕作品不仅能表现出中国书画的笔墨韵味,而且即使放大到打在银幕上,也能做到不走样。
电视台、报纸关于中国微雕艺术的报道,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远至美国纽约、芝加哥,都有游客开车赶来观看。有个星期天,参观的人数达到1万。密密层层的人群竟把一个玻璃柜挤破了,这又成了这个博览会历史上少有的新闻。
每天下午曲儒举行微雕表演时,总有许多早早等在那里的观众。人们屏息静气地盯着他的雕刻,总想发现其中的奥妙。每当他刻完一件作品,观众马上排长队观看。许多人对曲儒不用任何放大器,全凭手指感觉雕刻,感到不可思议。有的人以为他的普通老花镜是放大镜,要戴上试试;有的人要求看看曲儒灵巧的手是否长得特别,没想到这双手与普通人没有两样,而且手指还比一般人的粗。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女指挥家埃塞尔·斯塔克被微雕作品迷住了。她接连十几次来看曲儒的表演,久久不愿意离开。曲儒刻了一棵兰花,并用英文刻了题词送给了这位女“知音”。她捧着这枚珍贵的礼物,激动地感谢说:“我认为你才是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大师。”
加拿大人民如此热爱曲儒的作品,用这么多美好的言词赞扬中国的微雕艺术,这是曲儒出国前没有想到的。最使他感动的,是一位老人看完他的表演后,紧紧拉着他的手说:“我过去对中国人太不了解了,中国人竟能有这样伟大的智慧!”听了老人的话,曲儒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一方面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也更激发了他的使命感。他决心在回国后,用他奇妙的技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祖国的微雕艺术焕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