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过早的赞誉不是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7
第8版()
专栏:

过早的赞誉不是爱
思原
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分的赞誉。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就读到报刊上不止一次地对高分考生称之为所谓“状元”,还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之分。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教育能起什么作用呢?
姑且不说用“状元”这种称呼来褒奖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学生是否合适,就事论事,今年高考的水平比往年高,少数考生的考分比去年突出,标志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令人高兴的。然而,谁都不能否认,考场的得分多少带有一点特殊性,因而也多少带有一点偶然性。有些平时功课很好、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学生,到了考场,由于种种原因考得不好,历来都是常见的事。如果人才的发现,仅以一次考分为凭,往往是不那么“准”的。
重要的还在于党中央强调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对青年学生不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劳动的教育。一次高考的考分,只能表明考生在智育方面的成绩,而德、智、体三方面的表现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面标准。这也是我们区别于资产阶级人才学的根本标志。
再广而言之,今天的青年,不单是学生,也包括那些初露才华的青年作者、演员、科学技术工作者,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有些人的世界观、社会观都还处于动荡不定的时期。不应该让他们在过早的赞誉声中把自己视为社会的特殊者、时代的幸运儿,使自己本来应该发光的光源遭到波折。高尔基之所以对一些青年作者不轻易做出任何评价,就是他认为“过分夸奖一个人,结果就会把人毁了”,使他们“第一次获得成绩后就长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今天获得盛誉的青年,明天能不能成为建设四化的栋梁,还将经历许多严峻的、反复的考验,作为引导者,所要加倍关心的倒不是他们已经取得的,而恰恰是他们所缺少的。
雏燕已经展翅,我们怀着满腔热情祝贺青年人的成功。爱他们,就要向他们指出起飞的不足,才能使他们长空万里,达到光辉的顶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