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党时刻惦记着我们——记中共集贤县委热情关心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8
第3版()
专栏:

党时刻惦记着我们
——记中共集贤县委热情关心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的事迹
在黑龙江省集贤县,我们听到许多关心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的动人事迹。
在集贤县,有一个县级机关退休老干部学习室,每周一、五上午,老干部们来到这里学习中央文件,看书看报,玩象棋、打扑克。退休的党员干部每月还在一起过一次组织生活会。原县税务局局长、63岁的刘恩清同志,退休后担任了学习室的支部书记。他说:“学习室好,老同志见见面,谈谈心,情绪舒畅。”他经常到老干部家访问,了解住房、子女就业、看病等问题,及时反映给县委。县委对退休老干部提出的问题很重视,经常这样说:“听听老参谋们的意见。”去年全县进行物价大检查,县委常委、女副县长史桂岚同志主动征求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刘恩清等同志告诉她,商店里卖的一种衫衣,原来一件10元2角,涨到12元5角;油茶面每斤7角5分,涨到1元。几天后,乱涨价的都纠正了。
集贤县委的领导同志,对关心“三老”的工作非常重视,亲自过问。县委书记张海成同志说:“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千辛万苦,是有功劳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升昌公社大星大队有个老支书叫高文世,原是松江省劳动模范,过去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省里曾奖给他一匹马,戴过大红花。几十年来,他踏踏实实为党工作,任劳任怨。现在年近70,不能劳动了,公社安排他在一个社办厂工作。后来因为这个厂办得不好,老支书生活无法维持,就到街上卖冰棍了。今年5月,县委书记张海成等同志下乡看见他,感到很痛心。他们和公社党委一块研究,提醒大家:要时刻记着关心老干部,这是党交给的任务。第二天,这位老支书就被安排到公社综合厂工作。
农村的“三老”生活较困难,更需要关心。今年春节,集贤县委从党费中拿出500多元钱,由副书记张士田同志带领干部到农村慰问了13名土改时期有名声的“三老”。60多岁的徐连生同志,是当年的劳动模范,曾两次出国访问,后来因犯错误不露头角了,但他多年担任生产队长,为革命做出了新贡献。县委的同志走进他的家门时,他激动地说:“真想不到你们来看我,党没有忘记我呀!”70多岁的袁发同志,土改时是一个村的农会主席,后来还担任过区长。现在,他患重病住进医院,当县委的同志站在他的病床前时,他紧紧握着同志们的手,眼含激动的泪花说:“感谢党的关怀!”
丰乐公社对“三老”建立花名册,采用四条办法照顾他们。第一条,安排到社办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太丰大队老支书宋国升担任公社水泥厂副厂长,分工负责后勤工作,管理车队。原来这个厂欠国家贷款30万元,宋国升来后,团结广大职工改变工厂的面貌,经过五年努力,还清了国家贷款,固定资产达百万元,每年盈利15万元。第二条,在本队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太华大队党员贾彦文,年老体弱,队里派他管苗圃,每年卖树苗收入7,000多元,除去2,000多元成本,为集体得净利5,000元。第三条,就地养起来。太丰大队老支书赵恩芝患病,只有老伴,没儿子,大队经过民主评议,每年给他记3,000工分,相当于中上等社员的劳动工分。第四条,公社设立敬老院。太成大队党支部书记冯正和今年60多岁,是二等残废军人,公社安排他到公社敬老院当院长。他一边工作,一边享受着党的关怀。
从农村到县城,集贤县的组织、人事、工会、文教、供销、民政等部门,都想方设法关心“三老”。有的退休老干部无儿没女,机关干部主动给他们买菜、拉煤。退休老教师、县政协委员陈宝书,70多岁,双目失明,自理生活困难。县文教科派专人照顾他,给他买粮、拉煤、担水。县里召开劳模会或别的大型会议,都要把退休的老干部请来,有的坐到主席台上,给大家讲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去年县里还给退休老干部发了优待证,他们看电影、乘车优先买票,到医院看病也给提供方便。集贤县现有老抗联战士15人,县民政科对他们从政治上热情关怀,工作上适当安排,生活上适当照顾。大岗公社红星大队60多岁的张德祥是老抗联战士,家庭生活困难,国家每月发给他16元生活费,队里每年还优待他1,500工分。
党关心“三老”,“三老”为党争做新贡献。永发大队老党员刘玉河担任积肥队长,工作认真负责,不仅搞好卫生工作,而且农家肥积得又多又好,公社还在他们队召开现场会。太源大队老支书杨海担任了公社综合商店党支部书记,他带领5名职工做生意,全年销售额达2万元,使这个赔钱店盈余3,000元。他说:“我应该为党多做点有益的事。”
本报记者 景博 段存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