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口吞宝剑”之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28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口吞宝剑”之类
汪东林
读上海某报,见广告栏刊登某杂技魔术团演出海报,文中有“银枪刺喉”、“口吞宝剑”、“咽喉断筷”等醒目字眼。这“口吞宝剑”四个字,使我打了个冷战,并忆起了儿时目睹的一幕惨剧: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浙西山区一个小集镇的街头,玩杂耍的卖艺人光着大膀子,抡起大刀背抽砍着胸膛。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就是“口吞宝剑”。只见卖艺人立目运气,将一把钝剑插入口里。他的伙伴则向观众作揖讨钱。谁也没有料想到,当表演者取出宝剑时,突然口吐鲜血,摔倒在地。顿时间,哭喊声、叫唤声、咒骂声响成一团……
全国解放后,走江湖的卖艺人渐渐消失了,五十年代中我到上海,曾多次观看杂技团的演出,节目都很优美动人。一位“老上海”还告诉我,解放前这儿也有“口吞宝剑”之类,但由于演者险煞,观者吓煞,早经人民政府明令改革,废止演出了。
谁能想到,“口吞宝剑”居然重新露面,而且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纸的广告栏上!应当说,我国当前政治思想生动活泼的局面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是二十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但是,也确有少数文艺团体追求票房价值,不顾演出效果。如果说“口吞宝剑”是旧社会穷苦艺人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的节目,今天又有什么必要重新搬上舞台呢?应该指出的是,“口吞宝剑”颇有野蛮味,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应该扬弃这些旧的糟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