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儿童入学的三项心理准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30
第3版()
专栏:为了下一代

儿童入学的三项心理准备
钱曼君
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儿童从六、七岁进入学校后,不但要系统地学习知识技能,还应逐步地养成适合集体(班集体、少先队集体、校集体等)的行为规范。所以在儿童入学前后,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学习的思想准备。
一、认真的学习态度。儿童一般都向往学校生活,但是有些儿童不习惯或不愿意按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草草了事。也有些儿童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学习和游戏混在一起。这是对学习缺乏应有的正确态度。对待这些儿童,家长应培养儿童对学校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鼓励儿童对入学学习产生向往的心情,不要用学校或教师来恫吓儿童。教师应多用具体的范例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按照教师指导进行学习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待学习的认真负责态度。应该指出,有些初入学的儿童不执行教师的要求,并不是他故意不做或存心捣乱,而是他还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时教师不应急躁、埋怨。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绝不是在儿童入学时一次就可以完成的。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儿童的学习和个性品德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入学开始就要抓紧常规训练,使儿童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如坐的姿势要端正;上课时用心听讲;发言要先举手;动作要轻等。在常规训练上,第一次谈话或第一次上课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师生第一次见面时留下了愉快的情绪,就为以后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般说来,初入学儿童都很愿意养成这些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养成。但有时学会了以后不能坚持,以致常常发生违反规则的行为。教师对此必须正确对待,不能急躁。儿童发生违反规则的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还不善于完成教师的指示,例如,急于发言忘了举手;或是因为一时兴奋而忘了行为规则,如画图画得高兴时忽然大声叫起来;或是由于模仿其他儿童的行为,觉得好玩,也学起来;或是由于疲倦,以致坐的姿势不好等等。教师应当考虑具体情况,找出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而不能简单地责备儿童,否则反而会给师生关系带来不良影响。
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教师应当有预见性,力争主动,绝不能放任自流,等发生了问题再来处理和补救就被动了。家长在培养儿童学习习惯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里要教育儿童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珍惜时间,爱护书籍和学习用品,督促儿童在家庭中也要按学校的要求坚持执行守纪律爱整洁的行为。不能让儿童在学校里是一种行为表现,在家庭里是另一种相反的行为表现。
三、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些刚入学的儿童,学习计算时还离不开掰手指,习惯于运用逐一的计算方法;回答问题时不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索,而是乱猜或重复别人的答案等等。这是因为这些儿童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还很差,没有学会进行智力活动的各种技能,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教师对这些儿童要加强指导,不仅注意学习的结果,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家长在督促和帮助儿童时,一方面不要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不要包办代替。应该启发儿童积极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学习上的懒汉和懦夫是永远不能攀登科学高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