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增加供给是扩大就业的前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31
第5版()
专栏:

增加供给是扩大就业的前提
厉以宁
自去年8月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以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城镇就业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青年达到就业的年龄,因此就业问题在我国较长时期内将会继续存在。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很有必要针对我国的国情,以科学的就业理论为依据,研究和制定中、长期的就业对策。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两类不同的就业问题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增加,其结果,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制度下既存在着人口的相对过剩,也存在着产品的相对过剩。产品的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明显标志。产品的相对过剩的根源同样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就业问题,是产品相对过剩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条件下的就业问题。
流行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就业理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力图缓和这种需求不足条件下的就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他们主张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干预措施,人为地刺激需求,以消除产品相对过剩,减少失业。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被认为是应付国内就业问题的基本对策。但实际上,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造成的失业问题,决不是财政干预措施所能解决的。财政赤字的增大,通货膨胀的加剧,反而使经济状况更为恶化。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并发,使流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发生了“危机”,这就是西方经济学界通常所说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危机”。
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是另一类型的就业问题,它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就业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然而长时期内,我们却没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方面来。这样,一方面,物质资料增长幅度不够大,另一方面,人口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于是形成了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可以把这种就业问题称为生产不足或供给不足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搬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刺激需求的措施来增加就业,其结果将会使产品的供不应求现象更为突出,使得已经不协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更加失调。
因此,如果对两类不同的就业问题的性质缺乏了解,我们就不能制定解决我国中、长期就业问题的有效对策。
从增加供给入手
既然我国的就业问题是由于生产不足或供给不足而产生的,那么我们只可能采取两种办法,或者是增加供给,或者是压缩需求。但相形之下,增加供给是积极的就业方针,压缩需求是消极的措施,它不可能起到扩大就业的累积性作用。为了阐明这一点,我们应当研究平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经济活动是一个累积性的过程。这一累积性的过程不是表现为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便是表现为不良循环。假定以产品的供给作为前导因素,以就业作为后继因素,那么可以看到两种效果完全不同的累积性过程。
供给不足使得生产者平均收入较低,生产者平均收入较低使得消费结构停滞不变,消费结构停滞不变使得新行业和新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发展,从而使就业难以增加。反过来,低就业不仅使供给不足状况无法改善,而且会使生产者平均收入进一步下降。
增加供给导致生产者平均收入上升,生产者平均收入上升引起消费结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促使新行业和新经济活动领域得以发展,从而可以扩大就业。反过来,就业增加不仅使得供给进一步增加,而且会使生产者平均收入继续上升。
前一累积性过程表现为“供给不足——就业困难”的不良循环,后一累积性过程表现为“增加供给——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在这里,供给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者平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对就业的变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增加供给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压缩需求的效果则不是这样。当然,减少某些方面的需求,并把节省下来的资源用于其它方面,这样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但这只不过是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在总量上压缩需求。假定在总量上压缩需求,而不是增加供给,那就不可能提高生产者的平均收入和推动消费结构的变化,不可能增加新行业和开辟新的经济活动领域,结果势必无法增加就业。
由此可见,在生产不足或供给不足的条件下,要积极地扩大就业,从总量的角度分析,应当从增加供给入手,而不能采取压缩需求的措施。
应当增加的是与需求相适应的供给
对于供给,仅仅从总量分析是不够的。增加供给的结果,究竟能否导致就业的扩大,这还需要考察增加的供给的结构,考虑供给的增加是否与需求相适应。
供给不可能自行创造需求。如果增加了的供给不能适应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那么一方面是产品的积压、滞销;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依然未被满足,上述的“增加供给——扩大就业”良性循环不仅不可能实现,甚至仍有可能回到“供给不足——就业困难”的不良循环状态。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贯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意义。在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超过供给的条件下,应当增加的供给,必须是适应需求的供给。只有适应需求的供给的增加,才能缓和供给不足的现象并使之逐步消失,才能真正导致生产者平均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变化、新行业增加和新经济活动领域的开辟,从而引起就业的扩大。
随着生产者平均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社会对某些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会增加,对某些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则会减少。要使增加了的供给同变化中的需求相适应,经济结构必须相应地得到调整,以适应生产者平均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经济结构的相应调整,使供给不断地与需求相适应的原理。
反之,如果在生产者平均收入已经提高,消费结构已经变化的情况下,经济结构未作相应的调整,仍然按过去的格局增加供给,那么,由于供给不可能自行创造需求,增加了的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生产者平均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的扩大就会因此而停顿下来。“增加供给——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也就会中断。
供给的潜力
供给是有潜力的。问题是如何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劳动者的积极性如果未能充分发挥,增加供给就是一句空话。物质资源供给单位的积极性如果未能充分发挥,现有的物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增加供给也不能成为事实。因此,为了解决供给不足条件下的增加供给问题,宏观决策部门的重要任务在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以促成“增加供给——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
由此涉及的是两种就业对策的区别。
一种就业对策是采取国家安置就业的办法,实际上是国家“包下来”的办法,即运用国家的大量财政支出,把就业人员安置到各个部门。姑且不谈这种做法会给国家财政造成多大负担,以及通过这种办法究竟能安置多少就业人员。单从发挥供给的潜力和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这一点来说,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只会加剧某些单位人浮于事的状况,助长平均主义和依赖思想,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劳动生产率。结果,供给的增长幅度很小,甚至供给不增加,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供给不足的现象变得更严重了。这样,就业问题不仅不可能因此得到解决,今后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更加困难。
另一种就业对策是采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的办法,主要措施是广开就业门路,放宽经济政策,发展多种社会经济形式的生产,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经营,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和其它生产责任制等等。只要生产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就可以在现有生产资料总量基本不变或只有少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供给的增加导致消费结构变化,引起新行业和新经济活动领域的发展,这些行业和领域将成为吸收就业人员的主要场所。只要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相适应,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增长都会是持续的,这样也就为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两种就业对策相比较的结果表明:在供给不足条件下,靠国家投资来安置就业,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的;靠放宽经济政策,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广开就业门路,才是一条有效的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社会集资,扩大就业
如果我们通过放宽经济政策和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的方式来扩大就业,那么扩大就业所需要的资金,将主要来自社会上生产者的自筹和信用机构的扶植,而不是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这样,我们就会遇到另一个问题:社会集资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社会集资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回答是肯定的。社会集资不仅可能,而且有很大潜力。越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越是增加供给,那么社会集资的数额也就越大。关键仍然在于生产者的平均收入的变化。
我们知道,在生产者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条件下,生产者收入中扣除家庭生活支出之后的积余极其有限,甚至没有积余或形成负债,这就限制了生产者集资的可能性。那时,要增加就业,必须依靠国家投资,而这最终必将限制就业的增加。现在,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增加供给入手,生产者的平均收入水平将因此提高。生产者收入增加后,每个生产者手中将会形成一笔积余;另外,由于增加供给而引起的就业增加,将使平均每个生产者所需要赡养的人数减少,这样又可以导致平均每个生产者手中的积余进一步增多。生产者手中日益增加的积余,将是社会集资的重要来源。
这些积余的出路何在?一般地说,可以通过四条不同的渠道转化为增加供给和扩大就业所需要的社会资金。
一是生产者联合起来,以集股的方式举办合作企业,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种合作社性质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我国是有广阔的前途的。
二是生产者自筹资金,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发展个体经营,或者扩大原有的个体经营的规模,吸收家庭成员参加,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几个帮手和学徒。
三是生产者将积余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再通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放给需要资金的生产者,以增加供给。
四是生产者以购买债券的方式,将手头的积余转化为国家用来发展生产的资金。
无论通过哪一条渠道,增加供给和扩大就业所需要的资金都可以看成是生产者平均收入提高的结果。由此可以认为,“让生产者富裕起来”这一方针,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供给问题和就业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