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身段谱口诀论》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01
第8版()
专栏:

《身段谱口诀论》序
许姬传
我在童年时,曾听到外祖徐仅叟先生(名致靖,字子静,戊戌政变时以保举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而被慈禧判“绞监候”——即“死缓”,庚子出狱,定居杭州。他精通昆曲、乱弹。)说:“程长庚是全才,老生之外,花脸、小生、旦角无不精通,名小生徐小香离开三庆班后,程就接过他的戏码,这是人所共知的。”
他又告诉我:“听说三庆班有一套身段谱口诀是不传之秘,长庚一定精于此道,所以能够左右逢源。”
以后,我到北方来,向内行打听三庆班的身段谱口诀,但都说不上来。
1958年,京剧演员——邹慧兰通过她师父于连泉(筱翠花)的关系,向老艺人钱金福的儿子钱宝森先生学习家传的“旦角云手”,我看到教学时现场情况,同时,我向宝森详细询问了这套包括口诀的
“旦角云手”的来源。宝森说:“我父亲在三庆科班坐科时向一位南方来的教师朱先生学到这套‘云手’基本功,这是不传之秘,父亲就教给我。当时,为了不让人看见,都是半夜里教的。以后,我父亲给杨小楼、王瑶卿、王凤卿、余叔岩、梅兰芳说戏时,曾用口诀来说身段、脚步、劲头,但整套的生、旦、净的‘云手’功却没有教过人,从前有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解放后,我得到人民政府的照顾,无以为报,所以想把慧兰培养起来,使这套东西不致失传。”
我听他这样讲,才恍然大悟,外祖所说的身段谱口诀,就是这套“云手”功,多年的谜得到解答。当邹同志学了一年后,做给梅先生看,梅先生说:“这是表演艺术的精华,你要好好继承下来,写一本书,宣传它的重要性。”
以后,邹同志阅读了有关身段谱口诀的著作——《明心鉴》、《梨园原》等,写下了学习身段谱口诀心得的初稿,经过阿英同志的润色,得到周贻白、马彦祥同志的鼓励。有一天,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邹慧兰碰到焦菊隐先生,谈起了这套“旦角云手”。焦先生说:“钱先生是我办的中华戏校的老师,我听说他有家传的身段谱,但没有看过他表演,当年是不轻易示人的,现在请邹同志表演给我看。”于是,大家就到树林里,由邹做给焦先生看,还把一部分口诀念给他听,并告诉他已写出一本初稿,打算请他指教,焦先生对此甚感兴趣。当他看了初稿后,就写了一封长信附在稿子里送给邹同志,可惜原函在“文革”期间散失了。我读过这封信,大意是这样讲的:这套身段谱口诀是历代名艺人通过舞台实践,不断修改,浓缩到两分钟时间,把旦角的手、眼、身、步法贯串起来成为指导表演的核心,特别重要的是它指出劲头、节奏、呼吸、肌肉、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腰为轴心”的说法是以前从未提出过的新的论点……,这套身段谱口诀,不仅适应昆曲、京剧,还能运用到话剧、舞蹈等其他形式中去。当然,只凭文字图解是不够的,这里要沿用京剧界的行话——口传心授,才能把学生引导到弹丸脱手,随心所欲的境界。
最后,焦先生提出建议:“您可以把初稿作为报告文学在戏曲刊物上发表,以后再加工重写,通过实例来介绍这套身段谱口诀在舞台实践中所发挥的轴心作用。这是实践结合理论并有科学根据的著作,可以作为教材。我希望看到您的定稿,也许能对您有一臂之助。”
现在,邹慧兰同志根据梅、焦两位大师的遗言,重新改写,更着重阐述内心与身段的结合,以及如何运用到表现现代生活里,使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本书的问世,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的重视,更希望青年接班人能够努力钻研,提高表演质量,不辜负前辈大师们的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