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全国金融业联席会议闭幕 明确公私金融业任务为共同扶助生产 要求私营金融业切实进行整顿与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4
第1版()
专栏:

  全国金融业联席会议闭幕
明确公私金融业任务为共同扶助生产
要求私营金融业切实进行整顿与改造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八月一日在北京开幕的全国金融业联席会议,历时十日,已于十日圆满闭幕。出席和列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大行政区和北京、天津两市的中国人民银行、公私合营银行、私营银行钱庄、职工、工商联合会等各方面的代表以及专家共一百零三人。会议在团结公私金融业力量、共同扶持生产的前提下,详细研讨了调整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关系、调整金融业的公私关系、以及调整劳资关系等问题,使金融业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会议认为,金融业的中心任务为扶助工商业,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私营行庄应加强服务精神,与工商业建立广泛联系,改变过去单纯从赢利出发来决定取舍收放的泛泛关系,建立深入贷款企业、了解其财务计划,以便予以适当扶助,监督其生产,以保证贷款用途的固定的业务联系。同时,金融业应适应工商业的利润及市场资金供求情况,逐渐降低利率,缩小利差。目前金融业与工商业的联系既未深入,又不普遍,因此对工商业户的联系面尚待扩大。会议指出,私营金融业争取发展另一良好条件是通货的稳定,信用的恢复。解放以来,尤其是通货稳定、货币下乡后,私营金融业存款逐渐增加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会议认为,私营金融业必须切实进行整顿与改造,方足以适应新的需要。在抗日战争以前,由于反动政府以高利公债投机相诱,帝国主义以租界地皮的暴利相诱,金融业在工商业一般凋敝的情况下,独自得到了发展。抗日战争以来,通货膨胀绵延十二年,人民困苦加深,正当工商业极其困难,形成“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金、金不如汇”的情况,金融业更失却了与工商业的正常的经营的联系,而密切了对工商业中投机成份甚至于对投机商的联系。因之造成了行庄的虚假繁荣,机构扩张,人员日增,开支日益庞大。但行庄的力量实质上却日益削弱,存款数值一度降至战前二百五十分之一。因此在通货稳定后,大城市中私营行庄机构过剩的毛病便暴露出来,发生了大批的倒闭现象。不少行庄因实力薄弱,发生亏损与赤字。会议认为,私营行庄今后必须完全抛弃过去获取暴利的经营思想和适应于通货膨胀时期的经营方式,切实整顿组织,开展业务,精简节约,改变作风。
会议热烈地讨论了金融业中公私关系的调整问题。会议认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全面来看,从发展来看,公私金融力量都需要在扶持生产的基础上求共同发展。会议指出,正确的公私金融关系要在共同扶植工商业的过程中建立。私营金融业的存在与发展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只要其发展方向是扶植工商业的,国家银行还可予以必要的支持。会议着重讨论了开展全国汇兑业务及转存款、转抵押等问题。国家银行同意在资金调拨方面协助私营行庄,以开展汇兑,便利城乡物资交流,保留转存款,在信用迟滞时期,可以以转存款方式,减轻行庄困难。同时,国家银行拟即开办转抵押,使私营行庄在扶植工商业过程中减除后顾之忧。公私金融关系的调整,是在私营行庄本身努力改造并积极扶植工商业的大前提之下进行的。私营行庄应自力更生。只有在这种情形下,国家银行才能根据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对私营行庄予以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会议根据上述的共同认识与精神,逐项研究了存款、放款、汇兑、利率、票据、委托代理业务、机构以及联放、联营、合并与投资公司等问题。会议认为私营联营与合并是私营行庄进一步集中力量、巩固信用、促进改造、扩大扶持生产力的实力与克服目前困难的良好形式;而投资公司更是使金融业进一步和生产结合的组织形式,均应赞助推广。会议并讨论了关于银钱业的管理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