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太原铁路局铁路工厂等单位 发动突击竞赛造成恶果 病员大批增加生产效率猛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4
第2版()
专栏:

  太原铁路局铁路工厂等单位
发动突击竞赛造成恶果
病员大批增加生产效率猛跌
【本报讯】工人日报消息:太原铁路局、铁路工厂等单位在五、六月份生产竞赛中,犯了拚命主义的偏向,由于单纯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竞赛后各厂病员大增,生产率猛降。太原电务段在五、六月份提倡“狂风暴雨般的突击工作”,号召职工星期日照常工作,不要加班费。太原机厂车辆所为了争取“模范”,号召工人加义务工,甚至有的单位连吃饭都不给充足时间,还号召大家在竞赛期间少请病假。太原电务段五、六月份的加班加点占应出勤总数的百分之十五·二。这样的竞赛结果,当然是很糟的。太原机厂机工所总人数是二百三十三人,请病假的就有六十九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九强,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天气热,工作忙,不得好好吃喝和劳累过度所造成的。太原电务段工人赵万亿在竞赛前体强力壮,在竞赛中由于领导上鼓励工人单纯提高劳动强度,现在弄得身体很糟,整日咳嗽气喘。太南检车段六月份比五月份增加了六件责任故障(内有一件责任事故)。这种竞赛造成了工作的畸形发展,损害了工人的正常劳动。如太原机厂及太南北站各单位五、六月生产竞赛后,工人生产情绪普遍降低。太原机厂机工所机工组的工作效率,七月份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制修所在竞赛中虽然超过了任务百分之四十,但是七月份到二十六日止,才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四十二;车辆所六月份到二十五日出车三十五辆,七月份到二十五日才出车十七辆,生产效率减低了百分之五十还多。工人中普遍想“歇一歇”、“松一口气”。铆工所工人说:“再竞赛两个月,人们全得生了病!”有的工人又因为没有奖励,说:“刀把子在咱手里,今后这样动员着干,可再也不费大劲了。”南检段七月份请病假人数,等于六月份请病假人数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二。这种竞赛同样也使机器遭到巨大的损失,如太原机厂在竞赛中连破漏的工房都顾不上修,下雨时电滚子浸在水中工作,每下一次雨,要损失机工所全部皮带的三分之一。这样大大缩短了机器的寿命。
这种拚命主义偏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该局一些干部对生产竞赛认识错了,存有锦标主义思想。南站一个干部说:“竞赛如战斗,战斗完了就休整。”所以在竞赛中就拚命鼓励工人加强劳动强度,制订了过高的生产计划,一股劲的追求数字。另外一种是由于工作不深入,对生产缺乏组织性,太原机厂的领导干部在竞赛时也曾提出“合理使用劳动力”,“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生产竞赛”,可是他们并没有深入的检查,没有及时的制止某些干部的锦标主义思想,听任某些干部命令工人义务加工,该厂机工所竟在命令工人义务加工的布告上,写着:“不加工的,按旷工处理。”
编者按:太原铁路局和铁路工厂等单位的生产竞赛偏向,是把生产竞赛当成了突击运动,因此他们提倡“狂风暴雨般的”突击工作,认为“竞赛如战斗,战斗完了就休整!”这是完全错误的。工业生产是经常性的,没有“工忙”与“工闲”之分。为了保证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应该加强对工人的经常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改进生产管理、生产组织,建立与健全各种生产制度。错误地把竞赛当作突击任务,单纯地增加劳动强度和追逐数字,势必损害工人健康,结果必然造成降低产品质量、损坏机器、严重地浪费原材料,使生产受到重大损失。像太原铁路局等单位的这种偏向,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因此,这一教训,不仅太原铁路局等单位应很好记取;全国各地的工会组织与工会干部,以及各地企业主管机关和管理生产的行政干部也应该从这里得到教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