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旅大女工学了文化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4
第3版()
专栏:

  旅大女工学了文化以后
史美玫
旅大地区自一九四九年春开展识字运动后,由于领导上的重视,一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启发女工的学习热情与要求;另一方面尽量照顾女工的特殊困难,使女工们也同样的卷入了这一文化学习的热潮中。经过一年余的时间,已获得了显著的成绩。据旅大总工会今年六月的不完全统计:在九千一百十五名女工文盲中,参加文化学习的有八千六百四十八名,占百分之九十四·八。一般识三百至六百字的有三千四百人,占学习总人数百分之三十九;识六百至一千二百字的五千一百五十七人,占学习人数的百分之六十;识一千二百字以上的九十一人,其中个别女工有识到三千多字的。去年十一月识字创模运动中,受奖的工人识字模范四百六十三名,其中女工共有一百四十一名,占百分之三十(女工人数仅占工人总数百分之十五)。
几千年来,女工和所有的妇女一样,在封建统治下做着会说话的牛马,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今天,她们在政治上站起来了,当了国家社会的主人,也开始在文化上求得翻身。以旅大来看,当她们初步获得了文化的武器后,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完全不同了。
第一、因为识了字,有了文化,女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她们的政治水平都提高了。正如她们自己所说:“过去听讲政治课,也知道是个理,就是听不真,记不清。现在识了字,真好像脑瓜开了窍似的,不但听报告不糊涂,还能记下,回来详细讨论研究,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并且能经常看书看报,对国家大事、政治形势也关心多了。她们深刻体会了“没有党和领袖来领导斗争,她们是不会像今天这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翻身的!”
第二、女工识字以后,能够详细了解生产竞赛中的成绩,提高了她们的生产积极性。金纺整经女工孙桂秋,过去不识字,经过布告板前站也不敢站,怕看不明白让人笑话。现在认字多了,每天上下班时,抢着站到布告前仔细地看清每个人的生产成绩,心里盘算着如何超过那最高纪录。她六月份还因提高产品质量,得了百分之十五的奖金。三织甲卷纱女工刘桂英进厂三年多,不知道究竟自己每天产量多少。识字以后,她能看懂生产成绩表,知道自己产量比别人差,就加劲干。过去每天十小时工作产纱九十公斤,现在每天七小时半工作产纱一百一十公斤。胶皮工厂女工王桂花,在开展新纪录运动时,听了工会干部的传达还不大明白,后来看到报纸上别的工厂已经创出了新纪录,她才知道只要提高产量超过最高标准就是新纪录。她就努力想法把产量从每天七十双提高到一百二十双。
第三、因为识字,有了文化,减少了女工学习技术理论的困难,也增强了她们的学习信心。旅大特等识字模范,度量衡工厂的刘美兰,原来是文盲,参加学习后识了三千多字,学习技术非常快,三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画图,做自动秤盘子,修理汽表的全部技术,提出两次合理化建议,并带了一个徒弟。金属机械厂文盲女工王瑞兰,因为努力学习,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识了三千多字,学会了算术,听老师讲技术理论能记录下来,回家复习。今年考实活和技术理论时,她是在十一个学徒中成绩最好的。旅大女工学习技术有这样的成绩,与她们的文化学习是分不开的。
第四、因为识字有了文化,女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很多工龄长、有技术、有威信的女工被提拔为行政和工会的干部。胶皮厂女工王桂秀本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现在学习到了四年级,能看报、读文件、记工作日记,写计划和总结,已经被提升为该厂行政跑?部的部长,当选了工会的女工部长。
但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一小部分已婚女工的学习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完全解决。如金纺和渔网厂的带孩子的女工,虽有托儿所在学习时间代为照顾孩子,但回家后仍受家务牵扯,孩子拖累,复习时间少。上夜班的时候,白天要带孩子,最多只睡四、五小时,没有充分休息,以致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有时孩子生病,母亲还不得不请假脱课,教师又没有特别照顾帮助。结果使已婚女工的成绩赶不上一般水平。金纺今年六月份期考,带孩子的女工的成绩特别差,一般青年女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都已升入三、四年级了,而已婚女工却大多还在一、二年级。所以,按原来计划,二年念完四年级,消灭文盲,但这一小部分女工就不容易做到。其他各厂,还有因为托儿所范围过小,或没条件设立托儿所,以致有孩子的女工根本没能参加学习。大连纺纱厂现有七十一名有孩子的女工,因保育员不能在学习时间负责照顾孩子,母亲学习热情虽高,也曾经尝试抱着孩子进课堂学习,终因孩子扰乱,影响别人,因而没有继续学习。因此,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部分女工的特殊问题,多加一把力帮助她们克服孩子家务的困难,就很难全部完成消灭文盲的计划。现旅大总工会女工部和各厂行政上和工会正在开始研究这一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