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号(中篇连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24
第3版()
专栏:

  毛泽东号(中篇连载)
丁克辛 轻影作 庄言插图
编者按:“毛泽东号”,是东北哈尔滨机务段的工友们装修起来的,实行了包乘负责制。自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毛泽东号”不断立功,成了东北铁路实行包乘的模范。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泽东号”奉命入关,带头推行包乘制。在铁道部机务会议上,“毛泽东号”又被选为全国铁路的旗帜;司机长李永被选为特等劳动英雄。
“毛泽东号”是在党的培养下,在乘务员同志们积极努力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特别是李永同志,原先思想落后,经过党的教育,经过党员郭树德同志的帮助,一步步转变、前进,而终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全国闻名的劳动英雄。
今日起本报连载这一篇“毛泽东号”的中篇报告。
一、“毛泽东号”的来历
一九四六年春天,哈尔滨解放了。
当时火车头非常缺。有人说:
“肇东车站抛弃着一台三○四破烂机车,把它拉回来修理吧。”
说干就干,机务段工人把它拉回来了。
工人们把过去收藏的零件和工具都献出来了。
天下是咱们的了,干吧!加油吧!起早摸黑,加班加点。
了不起,仅仅二十七天,就抢修成功了。
喷漆、刮花、电镀、铸字;还缺少一些什么吧?对了,该挂上毛主席的像。
这一来好看多啦。——机车精致地装饰起来了。
还不满足,还缺少一些什么呢!
忠诚又聪明的人说了:“叫上领袖的名子吧!”
他算猜透人们的心了,人们都高兴啦,笑啦。我们尊敬人民领袖,我们爱戴人民领袖,没有比这再好的了,就把机车起名“毛泽东号”。
二、老英雄李永
找谁来当这“毛泽东号”的司机长呢?领导上很费考虑。
结果,选中了老英雄李永。
提起李永,可就话长啦。
他是东北吉林省永吉县人,念过三年私塾,种过三年租子地,给地主扛过长活。
养不活家,十七岁上到哈尔滨铁路上当小工。
一直是小工,二十七岁上才当学习司炉。
那时候学手艺可真难,又花不起运动费,三十七岁才熬成了司机。
伪满时期他跑车,机务段的头子都是日本人,一句话不对就挨嘴巴,一件事不顺眼就吃耳光子。
你想讲理吗?大皮靴、枪托、刺刀就是理!
把眼泪咽到肚里去,把话蹩在心里——干活,开车。
他整整干了三十年,三十年的日子真不容易过呀!
霹雳一声:“救命人来啦!解放啦!”
解放军(注一)服装破旧,李永开始有点瞧不起。
他想:油脂麻花(注二)的,那像个队伍?
说也奇怪,这些兵倒真是仁义:不抓车,不打人,公买公卖,和和气气。
李永渐渐明白了:“过去那些年我是机车的奴隶;只有共产党来了,我才替自己开车。”
有一次夜里,没有月亮也没有灯光,人也极疲乏。他送客车到三棵树入了库,单机回哈尔滨,经过滨江车站。“嘿,那是什么?”前面黑虎虎一大片,压着道岔子。“不好!”他捉摸,立刻撂了闸。下车一看,原来一台机车过了停车挡(注三),只差两米没撞上去。
再说一次吧:王兆屯到哈尔滨,是弯道,下坡,又有十字岔。道边土崖很高,看不见前面的拐角。车到十字岔附近了,他留神听着,倾听着。他听见一种“轰轰”的声音。他断定对面有机车过来了,立刻拉响危险笛,同时让车徐行。果然对面那台机车也拉响危险笛,双方都停下了。要不,就是一场可怕的正面冲突!
一九四六年年底的群英大会上,人们看的准,李永当选了劳动英雄。
注一:当时在东北叫民主联军
注二:不干净的意思。
注三:就是“警卫标”停车不能过这个标,否则就容易和别的车发生冲撞。(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