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鱼米之乡出现黄土高原景象? 江西宁都、兴国等地,都严重存在着水土流失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茂密的井冈山也面临着被大量毁坏的危险。保护森林这项百年大计不能再忽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08
第2版()
专栏:

为什么鱼米之乡出现黄土高原景象?
江西宁都、兴国等地,都严重存在着水土流失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茂密的井冈山也面临着被大量毁坏的危险。保护森林这项百年大计不能再忽视。
本报记者 欧庆林
夏日的江南,绿水青山。记者随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考察组来到江西宁都和兴国县,却看到这里山岭光秃,沟壑纵横,一场暴雨过后,沟渠堵塞,农田淤渍,道路冲毁,令人吃惊。
为什么在长江流域会看到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象?“鱼米之乡”的江南,土地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破坏?
宁都兴国生态失调
长江是一条得天独厚的河流,不同于“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但是,长江流域现在也存在着同黄河流域一样的水土流失,从宁都和兴国可见一斑。
宁都县委负责同志告诉我们,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阻碍。全县25个公社,社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水土流失,流失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就有7个公社。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旱涝灾害频繁,河床升高,水库淤废,航道缩短。流经县境的梅江河每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大约升高7厘米,三十年来已经升高2.1米。梅江河上游的东山坝公社,由于水位超过地面4米多,现在已有5个靠河边的生产队被迫搬家。全县已有赖村、固村、洛口三个墟镇被淤埋关掉了。梅江河道,五十年代可通木筏船,如今不成了,航道缩短了84公里。
兴国的情况比宁都更严重。据有关部门1980年调查,兴国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9%,占山地面积的84.7%。清同治十年的县志记载:“平江两岸青山,航道畅通。其上游,左、右支流的涟水、濊水滩多流急,陡坝不断。舟船从平江口顺涟水而上,可达下面的象牙滩,航程105里。顺濊水而上可达崇贤,航程64里。境内山青水秀,森林茂密”。如今,这种景象完全看不到了。我们驱车沿平江、濊水、涟水而行,但见平江已变成一条流沙河,濊、涟二水也已断航。沿途的低丘矮岭草树皆无,红壤连绵,花岗岩的风化壳被太阳晒得炎热灼人。据调查,兴国县的“落河田”(即河床比田高的易涝农田)在迅速增加,已达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6%;被淤毁的农田已达3万余亩。现在全县每年土壤流失总量是1,106万吨,流失有机质氮、磷、钾50多万吨。
在赣南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情况不只是宁都和兴国两县。前不久,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同志曾深入赣南11个县调查。建国初期赣州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608万亩,而现在为1,930多万亩,增加了20%,有10个县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山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建国以来,我们虽然对控制水土流失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目前能基本有效控制的面积还不多。因此,他撰文呼吁:如果再不下决心把治理水土流失这一百年大计搞好,子孙后代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到的将不是幸福,而是灾难。贯彻中央书记处关于保护和整治国土的指示,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井冈山区潜伏隐患
从赣江流域来到井冈山,景色焕然一新。这里森林茂密,流水清清,云飞雾荡,凉爽宜人。
但是,仔细调查一下,在这块土地上,也潜伏着隐患,令人担心。这种隐患和担心,来自井冈山腹地里的一个垦殖场。
井冈山垦殖场实际上是一个“以砍大木头为生”的伐木场。虽然,它也有些工副业和农业,可是这些工副业和农业主要是靠砍伐木材来作原料或亏损补贴。这个场1976年重新恢复生产,到去年,已经从井冈山的古老森林资源中砍伐了12.5万立方米的木材,平均每年砍2.5万立方米。其实,这只是一个公开了的数字。据知道内情者披露,实际每年砍伐木材7万多立方米。目前,垦殖场砍伐森林的步伐正在加快,大面积的砍伐即将开始。有人推算,井冈山现有木材蓄积量是223万立方米,如果按垦殖场现有的砍伐速度,加上一些零散的砍伐,用不上二十年,井冈山就会变成荒山秃岭。
问题还不在于此。去年国家农委负责人来井冈山,曾指出这里的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要很好保护。接着,北京林学院汪振儒教授带人来这里调查,提出井冈山的河西垄、香洲、罗浮和五大哨口等四个地方,大约23万多亩面积的森林资源应划为自然保护区,停止砍伐活动。今年3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下达文件,确定井冈山的上述四个地方为省的自然保护区。但是,文件下达后,至今没有奏效。井冈山垦殖场提出,保护区的范围划大了,这样一划,刚修的采伐公路白修了,1万多名职工家属的生活出路没有了。他们主张,除了河西垄现在没有人烟,也没有公路以外,其余三块地方应当允许继续砍伐。
这场官司怎么裁决呢?看来,垦殖场提出的意见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比如变成自然保护区以后,垦殖场到底怎么办,职工的生活如何安排?省政府下达文件时只字没提。这个实际问题省里是应当提出意见,帮助解决的。另外,既然已经定为自然保护区,而省里有关部门却又给垦殖场下达采伐木材的计划指标,这不等于继续鼓励垦殖场多砍木材吗?
从井冈山发展建设的长远利益来说,认真保护好这里的森林资源这是大局。考察组的许多同志提醒有关领导注意:在井冈山的罗浮水库库区里,被大面积皆伐的山岭,已经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很多开荒种了花生、生姜的地块,水土流失更为明显。如果把这个库区范围的水源涵养林砍光了,水库就要被泥沙淤积,靠罗浮水库发电的罗浮水电站的马达也将停止转动。到那时,井冈山就不会再是风景胜地,而会变成今日之宁都和兴国。
保护森林刻不容缓
造成江西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其中森林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是最直接的因素。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乱砍滥伐森林,乱开垦荒山荒地,乱挖草根树皮,已经成为几经制止而至今仍然没有制止住的问题。比如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在江西全省都十分严重。宁都县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六十年代的38.6%下降到24.2%;兴国县的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49万多亩,而现有山林的状况是“有山没有树,有树不成林,有林不成材”。
为什么破坏森林植被的现象始终制止不了?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致反映,根子还在于农村燃料日益短缺,有米无柴的问题十分突出。兴国全县缺柴的群众现有30多万人,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宁都县1979年砍伐木材12.3万立方米,而用于工厂、机关作燃料和社员作烧柴的是9万多立方米。有关部门曾调查,江西赣南的水土流失从其分布的情况来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人口密度大的地方重于人口密度小的地方;交通方便的地方重于交通不便的地方;近山重于远山;早开发地区重于晚开发地区;砖瓦窑多和采矿区重于砖瓦窑少和非矿区。这就说明,控制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森林植被已经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认认真真地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
发展农村沼气,利用太阳能,推广节柴灶,这是开挖农村能源的新途径。以煤代柴是解决县、社机关、工厂、企业能源的主要办法。但是,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稳定山林权,做好社员自留山的划分工作,发动社员群众植树造林种草,绿化“四旁”和荒山荒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