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挂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08
第8版()
专栏:人间说戏

挂帅
黄裳
在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演出中看过一场《挂帅》,颇引起了一些感想。《挂帅》是梅兰芳生前创造的最后一个戏,也算是一出“新编历史剧”吧,当然想在历史上找出确凿的根据来是不可能的。他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个题材,他又是怎样表现这个题材的,似乎都值得认真地想一想。
梅很喜欢穆桂英这个人物。《穆柯寨》和《枪挑穆天王》都是他喜欢演出的节目。在如此丰富的戏剧人物画廊中,一个演员的选择是值得注意的。只有当他爱上了某个人物的性格、气质……之后才会着意地描摩、刻画、塑造,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自己的保留节目。穆桂英是可爱的,她似乎是个完全逸出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樊笼,不知道从哪个山沟里钻出来的充满野气的年轻的女孩子,又是一员非常能干的女将。在她的银枪下,什么封建礼教,朝廷军法……一股脑儿都摧枯拉朽地垮掉了。她爱恋爱就恋爱,想结婚就结婚,如入无人之境,看了真使人神往。但她还有重要的一条,爱国。她大破天门阵,击退了敌人,保卫了疆土,当然也保卫了宋王爷和她的公公——元帅的体面。
演员爱上了这样一个人物,观众不但理解,而且无条件地支持、赞成。
穆桂英后来怎样了呢?当她建立了赫赫的功勋之后,同时也成了杨家的媳妇,一头钻进了天波杨府和宋朝统治阶级的上层。她的“野气”怎样了呢?她历经了忧患、战争(真刀真枪与“和平”方式的),应该说,二十年之后,她身上已经不再有多少留存的“野气”,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了。不过有一点没有变,即她的爱国激情。
《挂帅》戏就是写在国家迫切需要她再度披挂上阵,保家卫国时,她怎样克服了主客观重重障碍,终于勇敢地站出来,站在第一线上的思想斗争过程。在梅兰芳,就是要把二十年来深深陷于封建王朝为她带来的精神创伤的深潭中拉出来,重新煽起她深藏内心的火种——爱国的激情。观众看到,梅兰芳完美地、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梅为什么要在他的晚年花很大的力气创造这样一个戏?无论在精神或体力上都是艰巨的创造。当时,他已经不再需要多余的声望与物质享受,他完全可以安坐在既得的好位置上度过晚年,可是他“不甘寂寞”,他到底想借此得到些什么呢?
梅兰芳是一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大师。他到临终也不曾有过放弃自己的艺术活动的念头,他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战斗到死的。他用最后的冲刺再一次重复了爱国主义的主题,这其实正是他毕生工作的基调。他的精神境界是非常高的,高于许多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
因此,今天人民依旧记得他,怀念他,并和他一起勇敢地走向前方。 1981.8.29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