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评中篇山东快书《武功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09
第5版()
专栏:新花赞

评中篇山东快书《武功山》
罗扬
陈增智同志创作的中篇山东快书《武功山》(载《曲艺》1980年7—9月号)发表之后,受到了许多曲艺专家和读者的重视与赞扬。作品的思想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艺术上也有突破和创新,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
《武功山》写的是1937年冬天,陈毅同志到湘赣边界武功山,说服红军游击队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东进抗日的故事。这段故事前后只有七八天的时间,然而却是极不寻常的几天。作品描写国民党反动派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表面同意江南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东进抗日,但是对陈毅同志的行动,则极尽阻挠、破坏之能事;我武功山游击队,由于对国民党反动派抱有刻骨仇恨,又由于长期被隔绝,不了解国内外迅速发展的形势,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所采取的英明决策不理解,因而对陈毅同志也产生了怀疑、误解,把他当作叛徒而加以监禁、追究,甚至要把他杀掉,至于路途艰险,饱尝饥寒劳累之苦,那就更不用说了。在这种矛盾错综复杂、条件极为险恶的情况下,陈毅同志仅带了一名警卫员,赤手空拳进山,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说服武功山游击队下山的使命。这是一段多么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而又真实动人的故事啊!
《武功山》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这段历史事实,塑造了陈毅同志光辉的艺术形象。作者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写法,以记述这段故事为满足,也没有不顾历史的真实情况,单纯地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是在保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的前提下,经过艺术加工,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情节,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集中地又是多方面地表现陈毅同志的思想性格。无论是写陈毅同志和刘朋等人的交锋和他退兵的举动也好,还是写他被视为叛徒而遭监禁以致被“公审”的情景也好,也无论是写他同轿夫的一段误会,还是写他同警卫员小宋的争论,都写得非常生动感人。正是通过这些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了陈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他机智、勇敢、豪爽、风趣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显示了他作为一个革命家、军事家的宽广胸怀和杰出才能以及他作为诗人的风采。我认为,通过典型的故事情节去表现人物,是《武功山》塑造好陈毅同志的高大形象的主要方法,也是它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武功山》能够比较成功地刻画出陈毅同志的艺术形象,还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陈毅同志的内心活动。在第二、四、六、七等回都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陈毅同志的内心活动。特别是第四回写到陈毅同志被监禁在将军洞中时,连续用了一千多字的篇幅,细致地描绘了他从“气”到“乐”,再到“急”的心理变化,使人不但知道他在做什么,而且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陈毅同志的形象也就更加丰满、更加富有光彩了。
《武功山》的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并能熟练地运用传统曲艺写人写景的一些艺术手法,这对于塑造好陈毅同志的形象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作者运用传统曲艺的艺术手法“开脸”,即人物的外部特征——相貌、打扮等的描写,来塑造陈毅同志的形象,就写得很为贴切、生动。且看开篇时,对化装坐轿进山的陈毅的描绘:“八字眉,朝上挺,一双眼,饱鼓鼓来亮晶晶。眉宇间的两道皱纹藏智慧,刚刮过的络腮胡茬儿直发青。……头上戴土耳其式的貂皮帽,穿一身华达呢毛料长袍纯藏青。扶手上横担一根文明棍儿,礼服呢的便鞋脚上蹬。”这段“开脸”,既形象地刻画了陈毅的外部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通过他那身土不土洋不洋的打扮,揭示了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为人物以后的活动埋下了伏笔。这样的“开脸”,从实际生活出发,注意表现人物个性的特征,而不是搬用一些现成的套子。
山东快书的特点之一是幽默,风趣,陈毅进武功山的故事也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作者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增加了作品的喜剧气氛和陈毅言谈的幽默感。比如,唐余宝误认为陈毅是叛徒来劝降,一气之下,打了他一烟袋锅子。头被打破了,陈毅同志还说:“莫打头么!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动手打人理不通!打出血来,就要接受血的教训哩!”寥寥数语,就鲜明地刻画出陈毅同志豪爽、风趣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和听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唱”和“白”的结合运用上,作者也作了大胆的尝试。
为了塑造陈毅同志的艺术形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书外书”,“外插花”的独特艺术手法,多次以说书人身分介绍陈毅同志进武功山前后的经历,评价他对革命的贡献,不但不使人感到累赘、零碎、节外生枝,反而使人增加了对陈毅同志生平的了解,他的形象显得更完整、更高大、更鲜明、更亲切了。可以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当然,不能说《武功山》在思想上、艺术上十全十美了。比如对陈毅同志的描写还可以更放开些,他的“将军加诗人”的气质还可以表现得更充分些。又如在组织“扣子”的问题上,在有的回与回之间扣得还不够紧,回与回之间也还没有做到可合可分,既可以作为一部书一次演完,又可以分为几个独立的段子演出。语言上也还有可以推敲之处。这些都还需要今后结合演唱实践,不断加工提高。
真实地深刻地反映我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塑造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是曲艺创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曲艺的重要途径。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听古代的和近代的英雄故事,更希望听到当代无产阶级的英雄故事。而在山东快书这个文艺形式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中篇作品,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运用曲艺形式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树碑立传”。这样,我们的曲艺艺术将会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发挥更大的鼓舞人民、教育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艺术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