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赤水楠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09
第8版()
专栏:

赤水楠竹
谭智勇
黔北高原的赤水县,是我国西南地区楠竹种植面积最大、品质优良的一个县,素有“楠竹之乡”的美称。赤水过去不产楠竹,是在两百多年前由福建人黎理泰移植来的,说起来还有个生动的故事哩:黎理泰原是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张芬乡人。由于家境贫寒,他在十五岁时,就独自出走“挑担担”做小生意糊口。约在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他从福建来到贵州的仁怀厅(今赤水县),在街上摆了一个水烟摊。一天,距厅城几十里地的后槽有一个姓周的,见黎理泰年轻聪明,东西飘流不是长远之计,便收留了他。黎理泰随周氏来到后槽。由于黎理泰吃苦耐劳,周氏就将女儿嫁给他。几年后,黎理泰有了土地与积蓄,去信福建叫全家搬来。那时黎理泰父亲已去世,只有三位兄弟相继而来。在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黎理泰返回故乡接母亲,但母亲执意不愿离家。上杭一带盛产楠竹,临别时,她挖取了四根竹母送给儿子,要四个儿子象竹根一样在异乡安家。四乡民众见黎氏引来的楠竹生长快,成材早,伐期短,产量高,而且竹竿粗直,材质坚韧,用途广泛,就纷纷登门拜访,索取竹母。黎氏兄弟十分好客,每年春都要相赠竹母与络绎不绝的来求者。户户移植,年年栽种。百年后方圆几十里山坡竹林无边,成了绿色的海洋……
1935年春,党在遵义召开了我党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之后,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扭转了危局。从此,赤水县流传开了一则优美的故事。为了掩护主力胜利渡河,红军派出一支小部队诱敌深入,凭借楠竹林这一天然屏障牵制敌人。敌人果然上当,重兵包围着竹林。一天,两天……。几天过去了,敌人只在外乱打枪,不敢妄进竹林。突然一阵大风,林涛翻滚,茂密的竹林里红军帽徽闪闪发光,犹如埋伏着千军万马。敌人一个个吓得抱头鼠窜,滚下了山坡。其实,红军早就离开了竹林,临走时,他们将几顶军帽挂在竹丫上,吓得敌人几天不敢向前半步。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楠竹的生产与发展。如今,楠竹已发展到二十五万亩,全县平均每人一亩,比解放前翻了一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