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黟县黄山轴承厂实行计件工资制 一年来经济效果显著,职工收入增加,人人关心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1
第2版()
专栏:

黟县黄山轴承厂实行计件工资制
一年来经济效果显著,职工收入增加,人人关心工厂
本报讯 据《安徽日报》报道:安徽黟县黄山轴承厂,根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行经济责任制的精神,经县领导部门批准,于1980年开始试行计件工资制。
一年来的实践,该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效果显著。1980年全厂生产轴承40.2万套,比1979年增长91.4%;质量稳定合格,比1979年提高8%;成本下降2.85%;实现利润87,500元,比计划利润指标4.1万元增长1.13倍。企业经过整顿,达到一机部规定的12项整顿工作合格标准,领到了合格证书。今年1—5月份已生产轴承18万套,质量比去年提高1%,成本下降3%,利润实现3.8万元。
——职工收入增加。除工资外,1980年人均增加收入201元,高的达280元,低的达168元。
——人人关心工厂。出勤率普遍提高,劳动纪律好。工人责任心强,干劲足,把厂里的生产、质量、消耗、销售,当作自己的事。
实行计件工资,首先要制订合理的生产定额和消耗定额。厂部根据车间、班组平时积累的大量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了人员思想,技术、设备状况,原材料、燃料和生产工具的消耗水平,以及各车间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确定计价方法、定价基数、消耗指标和工时定额,并换算成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的票面额,以支票形式在厂内流通,统一结算。
具体作法分三种:
一是厂部对车间实行包干。包产量,包质量,包费用。执行结果,分成或赔偿都由厂部和车间结算。车间再按每个工人的情况进行核算。
二是各车间采取不同计件方法。如车工车间都是工龄短的一、二级青工,技术和工资差距小,车间对工人实行全计件制。磨工由于工级差距大,工序难易程度也较大,采取超定额计件制,即完成定额保基本工资,超额部分实行计件工资。
三是无定额考核的车间科室,发给超产奖。
厂部除每月发给基本工资外,同时根据全厂超产情况发给超产奖励,但不得高于直接生产工人所得的平均数。如后方车间按90%计,科室干部按75%计,其它后勤人员不得超过8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