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洪水的考验——汉中地区军民抗洪救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1
第3版()
专栏:

洪水的考验
——汉中地区军民抗洪救灾纪实
长江的洪峰刚刚通过,它的最长的支流——汉江,又掀洪峰。从8月14日到18日,连续几天的暴雨,把汉中盆地变成了一片汪洋。
洪水无情。在铁路、公路、电话中断,失去指挥的情况下,汉中地区的党组织没有涣散战斗力,驻汉中地区的解放军没有减弱人民军队的本色,勤劳朴实的汉中人民表现出高尚的风格。300多万汉中军民经受住了这严峻的考验。
魏红,是一个年轻、腼腆的女民兵。洪水袭来时,她正在转运自己家里的箱箱柜柜。这时,她所在的汉水公社接到汉中抗洪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要她这个训练有素的无线电通讯兵,迅速沟通抗洪第一线的通讯联络。命令传来,魏红立即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物品,奔向指定的地点。也许再有一二十分钟,她家明光闪闪的柜子就可以搬走;她亲手喂养的鸡、猪就不会被水冲走,她用汗水换来的金灿灿稻谷也不会付之东流……但是,这个思想高尚的新时代的青年,“召之即来”。虽然她的家受到了损失,可是她及时地向下游群众传达了水情和指挥部的一道道命令,减少了群众的损失。
洪水冲走了勉县茶店公社武装部副部长卢华国家三间漂亮的瓦房,冲走了他家所有家具、粮食和衣服;机关的宿舍倒塌,他所有的私产也被埋进泥里。但他首先没有考虑去从泥中刨自己的自行车、收音机,而是考虑如何赶快把被洪水冲断了的公路修通,早点解除被围困灾民的疾苦。公社的领导前去安慰他,他却早已冒着大雨,组织和带领300多名民兵抢修公路去了。
前进大队是大巴山区一个很不出名的村寨。这个大队的社员面对洪水的考验,先公后私,一心为集体。抢险突击队的40名强壮社员,本来可以先把自己的家产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是他们的脚步没有在自己的家门前迟疑,而是全力以赴地把生产队的耕牛、猪羊先赶到土岗、山坡,保住了恢复生产的有生力量,然后才抢救自己的财产。
南郑县中所公社地处汉江流域,公社房屋、土地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但是公社领导的视野不是自己的小圈圈。当他们得知县物资局进了水,马上派出由20名民兵组成的抢险队,驾着羊皮伐子赶到现场,把被洪水围困的60名职工及其家属转移到安全的地带。基建工程兵某团是汉中受灾严重的单位之一。8月20日凌晨4时,汉江段家营堤坝决口,洪水涌进营房达1.7米深,团党委在组织部队搞好自救的同时,还派出八连奔赴上水大队帮助灾民转移。指战员们不顾加固河堤三昼夜没休息的疲劳,连续作战,把这个大队被洪水围困的200多名老人小孩,从齐腰深的水中背了出来。洪水退落后,这个团的二连、三连和机关的指战员,又深入到广坪大队的四个生产队,组织灾民重建家园。他们帮助军烈属和有困难的25户社员,清理了60多间房屋,挖掘出许多被泥土埋没了的衣被、粮食和一些贵重物品;还主动拨出40多卷油毡,帮助无家可归的灾民盖起了简易窝棚。
洋县谢村公社镇江大队社员李德山,祖祖辈辈是渔民。当洪水袭来时,他驾着盛鹰捕鱼的一叶“老鸦”小舟,在惊涛骇浪中击水前进,稍不注意,波浪和漂浮的巨木就会使船毁人亡,但他不顾个人安危,从激流和树杈上救出了30名落水灾民。
洪水通过铁道的一个涵洞,涌进洋县谢村公社谢村大队,900多户社员和1,700多亩土地受到威胁。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肖保纪带头跳进水里,和3个民兵一起用装满沙土的草袋,堵上了4米高的涵洞。在水中,肖保纪的脚被利石划了条大口子,鲜血直流。他一上岸就晕倒了,但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问:水堵住了没有?
洪水是一场灾难,也是对汉中军民的一场严峻的考验。中共汉中地委书记周雅光对记者说:洪水对我们是一次艰苦的锻炼,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解放军的支援,又有300万不畏艰险的人民,我们一定能战胜水灾,尽快恢复生产,使古老富饶的汉中盆地,重新放出异彩!
本报记者 李敏杰
本报通讯员 李振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