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发生在生米公社的两件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2
第2版()
专栏:

发生在生米公社的两件新事
“隔着的河填平了”
江西新建县生米公社摄溪大队党支部书记徐学发,今年向生产队承包了17亩水田和二亩旱地。从浸种育秧,到犁田耙地,从插秧到田管、收割,项项农活都亲自参加。双抢大忙时节,他和社员一样劳动,晒得一身黑,还挤时间完成大队工作任务。社员见了翘起大拇指说:“黑脚杆不吃黑脚杆了。”
过去却不是这样。去年,他在生产队参加分配,全家分得7,000斤稻谷,27斤食油和一些稻草,年终结算,把他的补助工分同他爱人的劳动工分全抵进去,还拿出家庭副业收入300多元,才把这些东西拿回来。从集体分得的收入比今年少,社员还说这是“黑脚杆吃黑脚杆”,因为那时候他很少参加队里的集体劳动。
今年,他和社员一样承包土地。早、晚两季,预计比去年要多得稻谷5,000斤;菜油、豆子已经收入各50多斤;地里芝麻和红薯还没有收上来。丰收的成果不仅这一些,徐学发说:“过去参加劳动少,老觉得和群众象隔着一条河,群众在背后骂‘吃冤枉’,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今年,实行了联产责任制,和群众一样干,自己做,自己吃,心里踏实,群众反映也很好,隔着的河终于填平了。”
“老挪”不再挪欠
生米公社有个脱产干部,名叫罗时质,家里有4个人在外工作,留下不参加劳动的家属小孩在朱岗大队吃农业粮。多年来,他买手表,盖新屋,一家从队里分得口粮,却拖着队里的口粮钱不交。年复一年,越欠越多,最多欠到1,300多元。一个小小的生产队要白白养着这么一户人家,群众很气愤。因为他姓罗,又老超支挪用,在背后人家就叫他“老挪”。
今年,朱岗大队搞起了联产责任制,罗时质不能再向集体超支欠款了。他家里和社员一样包田,大忙季节,他不仅自己劳动,还把在外的几个儿女都叫回来帮忙干活。他家共承包田地16亩,早稻除去交公粮和留种子,还余有粮食上万斤。另外,还收回了菜油200斤,花生450斤,西瓜籽200斤。“老挪”再也不挪了。
罗时质所在的十一生产队的社员评论联产责任制时说:“田字出了头,工字落了脚”。田字出了头是个“由”字,指的是农民种田有了自主权,能够自由支配,不再捆在一起受穷了;工字落了脚,是个“干”字,指的是搞工作的干部真正在群众中站住脚了;他们象罗时质那样,参加劳动,与群众同甘苦,不再多吃多占,侵犯群众利益,受到群众的欢迎。
本报记者 金凯 沁源 秋生
编后
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以后,农民要求一项项审查各种负担,合理的,他们就点头,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不合理的,他们就摇头,不肯在合同上签字盖章。讨论落实负担问题时,社员对完成征购粮任务不说二话,他们说:“要打不打爹娘,要欠不欠公粮,国家的征购任务我们一粒不能少!”在讨论量力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时,也比较顺利。唯独讨论那些过多的非生产性开支,包括干部的补助时,社员们要求削减。他们说,搞联产责任制不是不要干部了,搞集体生产哪能不要干部带领,他们误工应该补助,但不能滥补。干部的人数也过多了,应该少而精。
在农村,过去为了解决干部参加劳动、超支欠款等等问题,历经多次运动,都没有收到多大成效。现在,联产责任制一实行,社员运用了自主权,这些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就有迎刃而解的希望了。上面介绍的发生在江西新建县生米公社的两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