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喀拉什山谷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5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喀拉什山谷行
新华社记者 沈毓强 本报记者 钟逢准
巴基斯坦西北边境附近的奇特拉尔地区,除了高山,就是深谷。一个个村庄就建立在水源充足的山谷两侧。兰波、比利尔和勃姆布列特等三个山谷中,居住着少数民族喀拉什人,人数约有3,000,人们通常把这些山谷称为喀拉什山谷。
喀拉什人不信伊斯兰教,人们把他们叫做“卡菲尔·喀拉什”,意为“山上的异教徒”。十九世纪,在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个约5,000多平方英里的高山地区,居住着一些不信奉伊斯兰教的部落,人们把这个地区称为“卡菲尔斯坦”,意为“异教徒的土地”。十九世纪末,阿富汗的统治者强迫阿富汗境内的卡菲尔人信奉伊斯兰教,阿富汗境内的“卡菲尔斯坦”也改名为“努里斯坦”,意为“光明的土地”。但当时奇特拉尔地区的统治者,却没有强迫边界这一侧的少数卡菲尔人信奉伊斯兰教,因而使这个民族至今仍保持他们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一个比较流行的传说认为,喀拉什人是古希腊人的后裔,在公元前300多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时,他部下的一批士兵迷失了路途,以后就在这些山谷里定居。其根据是这些人皮肤略成粉色,头发偏黄,眼睛黄色或绿色,具有欧洲人的特点,喀拉什人信的神也和古希腊人信的神相近似。
我们从喀拉什山谷外的阿荣村乘吉普车,在曲折盘旋的公路上翻越了三座高山,来到勃姆布列特村。喀拉什人的住房建在陡坡上,一般两层,下层为牛羊圈,兼放柴草,上层为住房。
喀拉什男人平时已不穿民族服装,和普通巴基斯坦人一样。妇女的衣着仍有特色,一律穿黑色布长袍,腰间系一根腰带,头戴一顶镶有一圈圈贝壳的头饰,头饰的后方是一块从脑后垂到腰间的布带,上镶一排排白色钮扣和很小的铜铃,有的在布带末端还结上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铜铃,走起路来丁当作响。项间挂满了一串串的红色玻璃珠子,鲜艳夺目。一般都梳四至六条辫子,据说终身不剪头发,剪掉头发被认为是不纯洁。
妇女地位低下,被认为最不洁净,不得进入露天庙宇和牛羊圈。祭神后的公牛、公羊的肉,妇女不能吃,只能吃由她们自己宰杀的母牛、母羊。但种地、收割及轻重家务劳动,均由妇女承担。男人负责放牛、放羊和上山打柴。
每个村都有一个头人,权力不大,重大事情由全村男人开会决定,长者很受尊重。这个民族爱好和平,纯朴,犯罪的事极少发生,母亲们从不打孩子,有自己的独特节日和民族语言,没有文字。
喀拉什人主要务农,还放牧牛羊。农作物主要是玉米,也种小麦。据说一天只吃一顿饭。但我们遇见的喀拉什男人和年青姑娘,一个个都很健壮,只是有的老、中年妇女和儿童,显得孱弱些。
喀拉什人十分热情。一个小伙子邀请我们到他家作客。上了楼梯,便是前廊兼厨房。他滔滔不绝地谈他的婚事。他在前一天结婚,上午刚把新娘送回娘家。新娘是曾结过一次婚的,按照他们的风俗,他要送聘礼给女方的前夫,其数额相当于女方前夫当初送给女方娘家的聘礼的两倍。他这次所送的聘礼,仅猎枪和步枪就各有8支,每支值二、三千卢比。在生产这样落后的地区,一户人家何来这样多的财物?我们所坐的前廊,除了锅灶以外,是一张有点歪斜的床,一张桌子,三、四把藤编的小凳,都已熏得墨黑。他解释说,自己钱不够,向别人借。导游的朋友也对我们说,喀拉什人富有互助精神。
喀拉什人多少世纪以来,同外界处于半隔离状态。自巴基斯坦独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的修建,旅游业的发展,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生活方式看来也不无变化。在结婚拍照时,女方也有不穿黑色长袍,而穿一般巴基斯坦妇女穿的服装的。有的家庭开始专门盖上一间小客厅,厅里摆着沙发、半导体收音机,墙上贴着不少明星照片。据说,也有喀拉什人到卡拉奇等地做工的。现在每天有几辆吉普车,载着一些旅游者来到勃姆布列特村。村口有四、五家小旅店,也有小杂货店。新建的门诊部在为喀拉什人治病。这个山谷在逐渐地变化着。(附图片)
喀拉什妇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