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杭州职业中学的“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7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杭州职业中学的“危机”
杭州市职业中学的许多干部、教师反映,开办仅仅两年的职业中学已面临“夭折”的危机。去年全市职业中学招生1,300多名,占高中招生总数的13%。今年,只能招300多名。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当前谈论最多的是毕业生出路问题。
今年,杭州市最早创办的五四、红星两所中学的7个职业高中班,共有308名学生毕业。他们分别属于美工、土木机械制图、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和机电专业。按照政策,国家不包分配,但可由劳动部门推荐,经用人单位考核,择优录用。据了解,不少毕业生的质量是比较好的。会计班的学生在杭州市举行的珠算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工艺美术班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经过老师傅指导,设计、绘制的不少作品已被录用,投入生产。有些工厂、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还曾要求把他们分配到本单位工作。
但是,他们的就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教育部门从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要求在招工中对这些毕业生同一般招工对象有所区别,按专业对口的原则,向用人单位推荐,进行专业测试后择优录用。这个意见遭到一些部门的反对,理由主要是:今年职业中学毕业生所学专业,均非全民所有制单位所招工种,因此,职业中学毕业生无法按专业对口进行推荐,应该与其他招工对象一视同仁,参加统一招工考试。他们还认为教育部门的意见就是要把毕业生分配包下来,违背中央有关政策。
毕业生出路问题是当前职业中学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它如经费、专业教师、专业设置、实习场地等,也存在一些困难。为了把职业中学真正办好,促进其巩固、发展,有几个问题,需要切实地研究解决。
一、职业中学的发展和职业中学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其它方面的需要。当前,职业中学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很大。哪些专业需要设置和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往往心中无数,其他部门也很难提出肯定意见。这样,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就很难做到专业对口。
二、改革企业的招工制度,逐步做到主要从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招收新工人。这件事也并非“寸步难行”。即使在当前情况下,各地按不同情况作出一些有利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应该是力所能及的。
三、经济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大力协作,各尽其能。从长远看,从全局看,发展职业教育是对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都有利的好事。目前,职业中学毕业生出路的困难,以及其它某些困难之所以解决不了,主要是各有关部门没有很好配合、协作。
四、党委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不能满足于成立机构,发文件。比如,杭州市去年也成立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发了一个解决职业中学几个主要问题的文件。但是,一年来,文件中提到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解决办法遭到有关部门抵制,行不通。于是,领导机关也就不了了之。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还需要走下基层,走进学校,了解各有关部门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具体困难,进行教育、帮助,切切实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不然,成立的机构可以形同虚设,文件也只是一纸空文,什么事情都办不好的。
本报记者 周祖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