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通化红旗制鞋厂民主管理好 责任制联人心 职工当家做主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9
第1版()
专栏:

通化红旗制鞋厂民主管理好
责任制联人心 职工当家做主人
本报讯 据《吉林日报》报道,通化市红旗制鞋厂实行经济责任制以后,工人参加管理,为搞好生产主动出主意、提意见,全厂呈现出工人当家做主的生动局面。
这个厂从今年3月开始,先后实行了个人三联超定额计酬,小集体超定额计件和百分计奖等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与工人的利益拴起来了。这样一来,工人们不把管理工作单纯看作“是头头的事”了,也再不肯吃“干部管、工人干”的糊涂粥了。大家瞅着干部,盯着管理,七嘴八舌,“评头品足”。开始,厂领导觉得很不习惯,有的人甚至感到有点“乱套”。后来,他们逐步认识到,这是由于吃“大锅饭”而丢失多年的主人翁精神,随着经济责任制的落实,又得到了恢复,是件好事。于是,因势利导地开展了民主管理。
合理地制订出各项劳动定额,是工人们首先瞩目的事。过去搞定额往往是干部“一锤定音”,现在代之以民主商定,即由厂领导、业务部门、班组长组成议定小组,提出方案,然后公布于众。每个职工都有充分的发言权,直到大多数人通过为止。
职工当家做主的精神,还表现在勇于监督干部上。生产指挥不当,管理出漏洞,工人就主动提批评意见。注塑车间以前使用原料不计量,鞋帮大堆放。工人就提出批评:“这么一锅搅马勺,拿着奖金心里也不踏实。”工厂领导接受了工人的意见,成立了半成品库,做到了原料入库检斤,使用计量;鞋帮也实行按号分等计数出入库。从而严密了管理,杜绝了浪费。
实行经济责任制以后,大伙把工厂真正看成是“自己的”了,就珍惜企业的一针一线。过去是机针成包领,小配件成盒要,小工具到处丢。现在大伙自觉交旧领新,处处节俭。制帮车间每月经费由去年的125元降低到56元。
实行经济责任制以来,这个厂取得了从来没有过的最佳经济效果。今年1至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值提高46%;产量增长68%;利润增长1.4倍。最近在东北三省举行的布鞋7项质量评比中,这个厂夺得了3项第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