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保障地力不衰,做到越种越肥 黑龙江垦区用经济办法提高地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9
第2版()
专栏:

保障地力不衰,做到越种越肥
黑龙江垦区用经济办法提高地力
本报讯 通讯员刘贵忠报道:黑龙江垦区采用经济办法提高地力,调动职工养地的积极性,保障耕地地力不衰,越种越肥。
全国农垦系统有近7,000万亩耕地。过去许多生产单位往往重种轻养,甚至只种不养。有的农场过去耕地黑得发亮,肥得出油。由于只种不养,有机质越来越少,结果造成地硬、苗矮、草多、产量低。过去亩产大豆200多斤,现在下降到百来斤。
这个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各级领导已开始重视。农场总局从今年开始,试行提取培肥地力费的办法,即每亩耕地每年提一元养地费,然后再根据农场培肥地力的面积,拨付偿还;不培肥的则不返还。除了采取返还培肥地力费的办法外,不少农场还把落实责任制与提高地力结合起来。如八五○农场,由于种甜菜吃地力厉害,就规定甜菜地每年换地号,每亩地每年必须返还2吨农家肥。农场组织专人验收,没有如数完成的,扣发工资或奖金。海伦农场对生产队实行“三定一奖”,即定总产、定利润、定培肥地力指标。培肥地力指标中又包括三项具体指标,即厩肥任务、秸秆还田和压种绿肥面积。只有全面完成这几项指标,才能按合同提奖;完不成则扣发奖金。
由于采用这样一些经济办法,大大调动了职工养地的积极性。职工中过去一度存在的只想当年“捞一把”、现得利的临时观念逐步得到克服,大家的眼光放得远些了,种当年的地,不仅想到当年的收成,还要想想来年,想办法珍惜地力,培养地力。海伦农场从去年开始,每年做到有近三分之一的秸秆还田,积有机肥7.5万吨,还试种了新的肥效高的绿肥品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